第177章 祝福小天使们安全健康(3/4)
“爷都明白。起来说话。苏培盛,上茶。”
再不起来,有耍无赖威胁四爷的嫌疑了。威洛克斯顺从地爬起来,毕恭毕敬地扶着四爷在主位上坐下,双手捧着四爷的茶杯给四爷,自己却不坐,紧紧地挨着四爷站着,脸上依旧哀求:“四爷,如今的形势,我都看明白了。我越发强烈地想要加入大清国籍。我相信,我的决定是对的。大清必然是未来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
人都是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于国家层面上,就是人才都喜欢流向强国。四爷只一笑,安抚道:“威洛克斯先生,你先坐下来,用杯茶,我们慢慢说。”
威洛克斯刚要再表示一番诚心真心,看见苏培盛端着茶盘进来,忙含笑点头示意。
苏培盛也礼貌地笑,礼仪到位地给他上了茶。
苏培盛这样的身份,就是欧洲国王身边的近侍官员,一定要交好,但也要先拿出来自己的资历要他看得起。威洛克斯于是在四爷下首椅子上坐下来,接过来茶杯,表示他是有资格和四爷一起喝茶的。
东西方的人情世故嘛,可能有礼仪上的区别,但本质上大差不差。苏培盛心里明镜,对他的定位也早有了,脸上保持和刚刚一样的笑容,退了下去。
威洛克斯见屋里只有四爷和他,激动地打着手势再次请求道:“四爷,我听说,朝廷要册封皇贵妃娘娘做皇后?四爷,佟佳家的上位史,我也打听了。大清不一样,大清重赏功臣。即使是间谍出身的功臣。四爷,您是有谋划做大事的人,您一定想要扩大大清的影响力,接纳我们加入大清国籍,给大清带来新鲜血液,别人反对,但您一定会知道这一计划的妙处。”
四爷慢悠悠地品茶,茶香袅袅要他的面孔几分朦胧,几分温和。
“威洛克斯先生,这一点你说得对。可是你也知道,新鲜血液的到来,与老血液们会引发的矛盾。大清是一个保守有人情味的国家,必须顾忌老血液们的感情。您说的佟佳家的上位史,爷明白。可是,现在和当年不同了。”
“四爷,我不奢望我的家族能达到佟佳家的高度,但是四爷,求您给我的家族一个入场参与竞赛的机会。”威洛克斯灰蓝色的眼睛含泪看着四爷,身体前倾,表情郑重严肃。“您知道,我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了。可是这次的事情要我再次热血燃烧。做间谍是被人唾弃的,可是大清皇家不一样!我很感激四爷要我有机会光明正大地做人,享受我的财富。可是我贪心,想要一个大清户籍,在大清安家落户,发展我的家族……”
威洛克斯面色红涨越说越情绪高涨,他是真心的信服四爷,也是发自内心地感激不尽。
右手端着茶杯盖刮着茶叶沫,四爷静静地品茶,静静地听着。
大约明朝万历四十二年,明朝和边境各部落关系剑拔弩张。辽东巡抚郭光复抓住了一位努尔哈赤派来的间谍,此人名叫佟养性,是一个商人。因为从佟养性身上搜出了他和建州酋长努尔哈赤互通信件的证据,佟养性“奸细”的身份已经坐实。按照当时的律令,这样的奸细,一旦证据属实,一律按“通敌卖国”罪处斩。
但是,他并没有被杀。努尔哈赤已经基本势力稳固,这让明朝中的一些人非常担心。于是有人提出,要及早往努尔哈赤身边安插间谍,以备不时之需。
辽东巡抚郭光复,他不光和朝廷提出了建议,还给出了明确的间谍人选,这个人叫佟养性。
郭光复身为辽东巡抚,他手底下可信的能人应该不在少数,他为什么会选择佟养性去当间谍呢?
首先是因为佟养性的身世。有关佟养性的身世,有人说他是元朝辽东汉人土著,也有人说他祖上本是女真人,他虽然当时是大明户籍,但他应该属于归化的女真后代,后者更为可信一点。
虽然这佟养性属于大明户籍的商人,但是他经常会和关外各族人做生意,不过他做的生意并不太“正经”,因为他不光往努尔哈赤一方输送一些违禁品,还会向努尔哈赤提供一些财物上的支持,佟养性因此还被下过狱。
努尔哈赤虽然当时名义上还是从属于大清,但是他的野心已经露出来,加上当时形势复杂,为了关外安稳,明朝甚至已经和蒙古联手遏制努尔哈赤的崛起。那么按理说,郭光复应该知道佟养性的政治不正确,他为什么还要用他呢?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的第二个原因。佟养性并不是一个跑单帮的商人,他身后的佟家在辽东已经经营了很多代了。除去像他这样经商的之外,他家还有人在明朝为官,像佟养性的侄子佟卜年,不光不光高中进士,还非常受一代猛人熊廷弼的赏识。
也就是说,佟养性的一大家子人,都和明朝有着很深的羁绊,郭光复之所以敢让佟养性去当间谍,是因为人家手里有佟养性的把柄。
不过郭光复没想到的是,你手里有人家的把柄,人家也不是无所依靠。佟养性被派到努尔哈赤身边当间谍,郭光复在三年后就因公殉职了。那一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并主动向大明发起了挑战,这时佟养性不光自己彻底投靠了努尔哈赤,还把一家人都拉进了后金阵营。
佟养性在以间谍的身份到努尔哈赤身边时,努尔哈赤对他十分信赖,这不光是因为他和佟养性本人交情莫逆,还因为努尔哈赤的原配佟佳·哈哈纳扎青,其实就出自老佟家,虽然族谱上挺远的,但还是能联到一块去的同属一支。
不过这里的老佟家,指的是佟家在后金这边的祖家,而不是已经基本大明化的佟家。佟养性到了努尔哈赤身边之后,努尔哈赤是如何信赖他的呢?
据相关史料记载,佟养性在努尔哈赤时代,主要负责的军务是后勤部给。可能有人会问,管后勤有什么好的,你立不了战功,人家怎么会重视你。
——汉高祖刘邦打天下时,手下有汉初三杰,最后最为刘邦信任的,是“给饷馈,不绝粮道”的萧何;刘备兴复汉室的时候,诸葛亮负责的也是“足兵足食”的工作,结果老刘最后白帝城托孤;赵匡胤最信任的外人,是赵普,朱元璋曾经的心腹,是李善长......
开国皇帝对于武将,是一边信任一边提防。但是对于管理内政的文官,一般都会继续使用。所以当年努尔哈赤让佟养性管后勤补给,不是不信任他,反而是想长期使用,努尔哈赤还曾把自己的一个孙女,下嫁给了佟养性。
等到努尔哈赤去世之后,佟养性又成了皇太极的心腹。佟养性在皇太极时代,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皇太极下发有关佟养性的人事任命:“凡后续归降军民一切事务,付尔总理,各官悉听尔节制。”意思是,皇太极把所有后续归降满汉蒙有关的事,无论军民,全部都交给了佟养性来管。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后金在满八旗之外,还有蒙八旗和汉八旗,而佟养性就是第一代大清汉八旗的话事人。也就是说,佟养性算是这支军队的初创者,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且不说这支部队只要存在一天,佟养性的影响就会存在一天,就是他当初的同僚、部下组建起来的人际关系网,就够他老佟家福泽后代。
如今的佟家为什么能成为“佟半朝”,人家除了是皇亲国戚,人家还有祖宗留下来的一棵“参天大树”乘凉纳荫!
第二,佟养性可不是因为光靠关系和理财,就能成为皇家心腹的,人家的眼光和能力也非比寻常。当年努尔哈赤止步宁远关前,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军队擅长野战,不擅长攻城,另外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袁崇焕有火炮,而他只有比较“原始”的弓~弩。
等到佟养性被皇太极提干以后,主动上书皇太极,希望铸造火炮等先进武器,皇太极抱着试验的心态答应了。结果佟养性不负众望,不光组建起了大清的兵工厂,还让自己麾下的汉八旗成了大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熟练掌握了火炮等先进武器的用法,立功无数。
虽然没有佟养性,大清未必就不能进关,但是如果没有佟养性,这个过程一定会被延长。因此大清皇家对佟养性的贡献是十分认可的。在佟养性去世以后,顺治皇帝曾亲自为他的墓碑写了碑文,而明朝那边则把他和另一个人并论为头等叛徒。
明朝知道佟养性彻底“叛变”后,将佟养性列为“头等叛徒”,和李永芳同列——当时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尚未反叛。
而佟养性管理汉八旗,监造大炮,地位隆崇。他病逝后,他的堂兄佟养真接过了佟氏一族的大旗。清军入关后,佟养真把自己的孙女佟佳氏送到宫中做顺治的妃子,后来,佟佳氏生下一子,取名玄烨,也就是如今的康熙皇帝。佟图赖、佟国维都是权臣,把持朝政多年,佟国纲、清朝的“佟半朝”,就是由此而来。
站在清朝的角度来说,佟氏一族为后金和大清立下不世之功,佟养性的“双面间谍”身份被彻底洗白。站在明朝的角度来说,佟养性被列为“头号叛徒”,因为他一人,让明朝损失惨重。
明朝、清朝都是时代进程的一部分,在两朝交替阶段,总有一些人要选边站队,佟养性的功过是非,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这表明了一点:大清不同于其他朝代,厚待功臣。
不管是佟养性、还是大明过去的范家、洪承畴等人,亦或者战死的普通贫民将士们,一律封以爵位,要他们子孙无忧。即使有牵扯进事情有了大罪,也不会全灭,更没有诛九族。比如鳌拜、索额图等人。
威洛克斯越是研究,越是心生希望。他知道康熙重用西洋人,四爷没有肤色民族等等区分。所以他面对如此情势,大胆地提出来请求。
自古以来,人在异国他乡奋斗的,有几个混的好?威洛克斯伤心道:“四爷离开南海不久,安德鲁在一天夜里突然就没了,都说安德鲁得了暴病死的,留不得,当夜就拉出去把尸身烧了。可怜安德鲁一向在英吉利总督面前得脸,说死就死了。英吉利总督为安德鲁的死哭了两天,英吉利国王心疼得了不得。”威洛克斯张望四周,见确实安全地方,方痛哭流涕道:“我和安德鲁自小一块儿长大的,知道安德鲁身子强健,他怎么会好好地得了暴病。我大着胆子偷偷去看过,安德鲁的口鼻里都是黑血,分明是被毒死的。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了,只不敢声张。”
四爷道:“安德鲁虽然要回去英吉利,可到底也是从爷这里出去的。可怜年轻轻就这样蹊跷地没了,只剩下了你一个。若英吉利一方待你不好,爷自然会为你做主。”
威洛克斯从椅子上起身,在一张小绣墩上坐了,人高马大的身躯靠在四爷身边,摇头道:“自四爷走后,南海形势有了变化,安德鲁不听我的劝说,一心要回去英吉利。我没有办法,我知道,即使他从来没有背叛英吉利,可英吉利总督、东印度公司的人,都不会信任他。我收到四爷通知,在十三爷南下的时候,借机强行和大清商人们一起捐款,被十三爷安排在宁波正经安家。宁波民众虽说待西洋商人也有排斥,可也不苛待。”威洛克斯捋起手臂上的衣袖,委屈得直哭,“我因为去看望安德鲁的尸体,被人追杀,这疤痕还在那。现在那东印度公司的人遇到我,还是随意打骂。”
威洛克斯的手臂上有一条长长的暗红刀疤,斑斓若锦,进来送点心的苏培盛看着不忍心,眉头紧皱。四爷心疼不已,忙叫苏培盛拿了去疤痕的药来亲自给威洛克斯擦拭。威洛克斯受宠若惊,忙道:“我身份卑微,怎么能叫四爷为我做这些事呢。”
四爷轻轻抚着他的手臂道:“什么卑微不卑微的话,你受今日之苦爷难辞其咎,做这些又算什么呢。”他叹息,“爷当年这一走,虽然也为你们安排了,到底也是力所不能及,终究还是连累你们。”
威洛克斯动容不已,哭着道:“能跟着四爷一场已经是我们的福气了。在四爷身边那些日子我才是真正开窍,在别的掌权者眼里,我们这些人就是出海的炮灰命如草芥。”威洛克斯自伤身世,屋里不断进来的人都同情不已,一时间殿内叹息之声不绝于耳。
四爷轻轻为威洛克斯擦着药酒,纵然如此,他还是疼得咝咝倒吸冷气。四爷道:“你到底是英吉利的人,英吉利国王也不为你说话么?”
威洛克斯忍着痛,咬牙道:“英吉利国王虽然也护着我,可东印度公司和英吉利总督到底是权臣,英吉利国王也奈何不得。有时候英吉利国王觉得他们鄙视我们这些贫民出身的商人,伤了自己脸面,也会为我们分辩几句,可是下回东印度公司和英吉利总督排挤就更重了。”
权臣权力颇大,东印度公司是真的富可敌国,在英吉利之外堪称藩属国的国王,英吉利国王管不了。即便威洛克斯是英吉利国王要提拔的人,也维护不得。
四爷凝神思量片刻,忖度着问:“东印度公司和英吉利国王当真不睦已久么?”
威洛克斯认真点了点头:“东印度公司总说他们有功劳于英吉利,是英吉利最大的功臣,可是却被保守派元老派把持国王,要他们不得志。”威洛克斯低头想一想,道:“我冷眼瞧着,其实东印度公司在英吉利国王心里分量不如从前多了。自从英吉利革命闹了几场,英吉利国王的权利大不如前,主要心思用在收拢国内势力上,于海外不大有兴趣了。”
“那你去英吉利时,有风声说国王要加封你么?”
威洛克斯茫然地摇头,点头,瞅着手臂上泛疼的疤痕流泪道:“有风声。包括法兰西的人也偷偷联系我。可我都拒绝了。”
四爷唏嘘不已,关切道:“爷知道你的心。其实你在欧洲过得不好,爷倒可以想个法子把你户籍转到大清来。只是欧洲和大清的恩怨你是知道的。你可愿意为爷留意着大清境内欧洲各方势力的动静,暂时委屈着一段时间。”
威洛克斯眼睛一亮,不敢置信地看着四爷,四爷答应自己加入大清户籍了!
威洛克斯情绪激荡之下呆愣住了,身边苏培盛踢了他一脚,他警醒过来,连连点头:“能为四爷做事,威洛克斯万死不辞。”
到了晚间四爷检查完孩子们的功课,回来前书房正要沐浴歇下,却是苏培盛领着一名传教士进来道:“基督教分会的麦克先生给四爷请安。”
四爷顿时困意全消。
麦克先生带来一个消息:十三爷胤祥进京了,直接被关押进宗人府。
四爷送走麦克先生,木然地洗漱沐浴,四仰八叉地倒在床上,极力要自己的脑袋去思考政务。
目前大清局势不同上辈子,该有哪些新政令出来整顿,会有什么连锁反应……四爷竭力要自己全神贯注地想着。
还有册封皇贵妃做皇后的事情,拖延至今,没有正式旨意。
四爷不知道的是,这件事遇到了阻碍。这阻碍不是别人,正是康熙自己。
皇贵妃陪伴他这么多年,他已经不担心自己克妻命硬影响皇贵妃,可是……当时康熙当时本来就因为胤祥的事情正伤心,四爷抓住机会一提,他一时动情答应了——他知道老四是担心皇贵妃的后事,他对皇贵妃也是极为愧疚,可等群臣都答应了,热情操办,他一冷静下来……佟佳家的势力这么大了,再出来一个皇后……康熙下意识拖延,心事重重。
这一天早朝后,早春天气明朗温暖,他换一身轻便衣裳来到宁寿宫请安,又一次和皇太后愁眉苦脸。皇太后又问他:“皇帝,你到底什么时候册封皇贵妃?”
康熙愁容满面,手里小榔头敲核桃的动作都慢了:“皇额涅,您看,这皇后册封……儿臣记得您当年大力反对?”
“当年,我是大力反对。可是皇帝,现在不一样了。我以为你已经做主册封了,我也想好了,应该的。你怎么反而犹豫了?”皇太后吃着康熙敲出来的核桃,表情比他更纳闷。
“皇额涅,您知道,儿臣刚提拔隆科多做九门提督,鄂伦岱做汉军正蓝旗提督。佟佳家一门如今是威势赫赫。将来这两个人都是新君的辅政重臣,再上一层。若再有一个皇后,……”
再有一个皇后,佟佳家的势力将会大很多。无论哪一个新皇都无法容忍。而万一这个皇后活得比自己还久,做了母后皇太后,这天下岂不是佟佳家的天下了?康熙没有说出口的话,皇太后当然明白。当年先皇一直拒绝蒙古皇后,其中就有这个原因,防止外戚势大。
“可是皇上,您也要关心关心您自己。多年来,您对皇贵妃如此愧疚不安,将来怎么也不能安生。如此自苦,您对得起自己的夫妻情分吗?您能忍心吗?”
一句话要康熙心头一震,胸腔里酸酸楚楚的难过,热泪涌上眼眶。他想到了所有人,他想要完美安排好所有人的未来,可唯独自己的一颗心,一份情意,忽略了,顾不上了。
“皇额涅……”康熙低低地呼唤一声,哽咽难言。
皇太后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她只是作为一个母亲,在心疼康熙的自苦。她的昏花目光慈爱地看着康熙,好似在看一个懂事隐忍到要人心疼的乖孩子。
皇太后的理解体贴,要康熙越发难过。
在外人面前高高在上,端坐龙椅的康熙皇帝,此时此刻,他只是一个孩子,面对心疼自己的老母亲,极力忍耐那份酸楚疼痛。
康熙出来宁寿宫,脚步沉重地在御花园乱逛,也不知道走到哪里,迎面有妃嫔给他福身清理,看面容也不大年轻了。“起来。”康熙看着浅绿色的棉袍半旧海龙皮披风、胸前素色龙华,没戴长指套的手,身边只带着一个低等小宫女,知道是一位低位妃嫔。
“皇上……”妙答应因为康熙陌生的目光,苦笑一声,只眉眼间不见愁苦,却好似是豁达的自嘲。依稀可见当年那副无一处不长在康熙审美上的姿容秀致。“皇上可是记不得奴婢了?奴婢是妙答应。”
康熙眯眯眼,仔细看了两眼,恍惚想起来,居然是妙答应。
“妙答应?”
因为康熙四十七年灵答应和老二胤礽的事情,康熙对妙答应等一干跟去承德山庄的妃嫔们迁怒,妙答应等人也都不敢朝他身边凑,生怕引得他回忆起那件事。而这些年,康熙的事情一多,记忆也不如过去,真忘记了妙答应的面容。
“你怎么这个岁数了?”康熙感叹道:“朕记得,你还不到二十岁。”
“皇上,奴婢记得,你的头发胡须,还没白那。”妙答应还是那个妙答应,直言不讳。康熙笑着摇摇头,打量两眼她的穿戴容色:“这些年,你过的还好?”
“多亏了皇贵妃想着。”妙答应扶着康熙走上来一处八角亭,李德全举着毛毯铺好椅子,她扶着康熙坐下来,“说出来皇上可能不信,我一开始,也是怨天怨地,凭什么我守着规矩,却无辜跟着遭受这一回?被宫女太监冷眼,被内务府苛刻冬天连换洗棉袄都没有,柜子掉漆了惯用的宣纸也不供应了,凭什么那?奴婢心里苦,偏偏又端着,生怕被姐妹们看不起,每次有机会去承乾宫请安,都要闹一回,闹得所有人都不开心才好。可是,皇贵妃每次处罚奴婢,却又想着照顾奴婢,布匹毛皮碳火……都想着奴婢。”
妙答应情绪激动说不下去。举目望天眼泪朝肚子里流,天空很蓝广袤无边,承载人间多少爱恨情仇,却依旧很蓝,依旧宠着白云在顽皮地飘啊飘。
她伸手扶一扶小两把头上唯一的银镀金蝶恋花珍珠钗子,略窘迫地看着康熙:“奴婢唠叨了。实在是见到皇上,有点激动。”
康熙摇摇头:“继续说。”
“哎。奴婢知道,皇贵妃娘娘是看在十八公主的份上,可不管什么原因,受益人是奴婢。再加上慢慢的,十八公主长大了,也知道来照顾奴婢,奴婢的日子越来越好,居然生出来感激心来……”她脸上有一抹释然的笑。“十八公主,也是皇上给奴婢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顾着康熙的面子,妙答应没有说,自己和灵答应处的那样好,灵答应犯事,自己正好在之前见过太子,……没有被牵扯进大牢。她想通了,是真的感恩皇上的仁慈宽容。
她微微侧头,条件反射地露出来自己最美的侧脸,却是看着康熙的殷殷目光,有对老年人的孝顺,也有对皇上的恭敬,更有一个女子看一个伟岸男子,天一般胸怀的男子的崇拜。
在康熙的威势面前,这是掩饰不出来的,这是发自内心。
康熙叹息一声。
“你呀,还是这个脾气。见到了朕,不说你自己,反而说皇贵妃。说吧,有什么事情?”
妙答应笑了。
盈盈跪下。
挺直了脊背,直面康熙。
“皇上,奴婢这性子,是一辈子改不了了。奴婢有一个十八公主,看着十八公主长得好,别的不敢奢求。今天有缘见到皇上,只想报答皇贵妃的恩典。也是了了奴婢的一个心愿。”
“你要报答皇贵妃,在朕的面前说皇贵妃的好儿?”康熙笑了,帝王威严的目光盯着妙答应的眼睛。“皇贵妃的行事,朕比你清楚。”
“我知道,皇上更清楚皇贵妃的行事风度。”妙答应吓得双手握紧成拳,指甲刺着掌心疼的她回神。她的目光发虚发憷,但她咬牙撑住了。
“皇上,奴婢确实有私心,奴婢想讨皇贵妃的好儿,要她更照顾奴婢,更照顾十八公主。可是奴婢想要报恩,也是真的。这个宫里,有多少踩高捧低的人,不是宫里,人间之人大多都这样。奴婢不怨了。但奴婢不能听着她们说‘皇贵妃现在能耐有什么用,将来呀,就算四爷做皇帝,册封的皇太后也不是她……’皇上,奴婢不敢谈论朝政,不敢牵扯皇储册封,奴婢只是想要皇上对皇贵妃好一点儿。”
妙答应一鼓作气说完,身体瘫软,趴在冰冷的亭子地砖上。
她没有看见,李德全等等所有太监大气不敢喘。而康熙浑身颤抖着,嘴唇哆嗦着,脸色难看的吓人。
康熙在晚上来到承乾宫,挥退了众人,直接问道:“表妹,你还要做皇后吗?”
皇贵妃一愣。
怔怔地看着康熙。
想!想!她想啊!
两行浑浊的泪水流淌在干瘦的老年斑初生的面颊,康熙伸手,给皇贵妃默默地擦了,手指微微抖着。
皇贵妃握住康熙的手,紧紧的,放在胸口。
“表哥,我还能想吗?在你要隆科多做九门提督的那一刻,我的梦想就断了。胤禛劝说我,要我开开心心的,孩子们都孝顺我,可我不甘心啊。可我不甘心,又有什么用那?现在,如果我为了佟佳家好,为了胤禛好,我就必须断了这个念头。我自己养的儿子的性子,我能不知道吗?表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