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肖子的逆袭(一)(3/4)
但,贾家治家若是够严格,外头也不会到处都有贾家的“传说”。
没用半天的功夫,邢夫人的这桩丑事便被整个京城的上流社会传遍了。
那些因为“求子”而跟邢夫人走得比较近的贵妇,也赶忙跟她划清界限,唯恐被人当成同类人而遭到嘲笑。
邢夫人苦心经营几年的名声,瞬间被毁于一旦。
与此同时,安妮还悄悄把邢夫人放印子钱、险些逼死人命的事透给了贾琏。
和邢夫人一样,贾琏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选错了敌人——与其因为上一世的事而去仇恨一个隔房的婶子,还不如提防跟他有切身利益冲突的继母和异母弟弟。
忽然听闻邢夫人居然也沾手了放印子钱,贾琏一阵战栗,前世被流放的种种惨状又浮现在眼前。
贾琏虽然因为两次受伤而错过了乡试,但他毕竟是秀才,贾赦对他越来越看重,暗中给了他一些人手。
贾琏就靠着这些人手,把邢夫人的种种罪状都查了个清清楚楚。
也不知道是不是两人有心灵感应,就在贾琏查邢夫人的同时,邢夫人也找到了贾琏暗中跟平安知州联络的证据。
两个人相互揭发,相互曝出丑闻,大房的好戏是一出接着一出。
安妮看得目瞪口呆。
随后几年,邢夫人和贾母,邢夫人和贾琏,贾琏和贾瑛,邢夫人和贾赦……各种争斗轮番上阵,着实让京里的吃瓜群众看足了热闹。
安妮根本不管这些,继续忙着教导贾珏、林黛玉,顺便再关注一下农庄。
周瑞还是比较靠谱的,他找来的几个老农也都是侍弄庄稼的好手。
安妮提供了思路,提供了土地,又不规定产量,几个老农可了劲儿的做实验。
还别说,还真让他们弄出了产量更高的稻种。
安妮趁机把袁大大牌杂交水稻的种子掺了进去,来年收割,产量顿时惊掉了众人的下巴。
安妮便让贾珠向皇帝进献祥瑞,皇帝一听这种稻米亩产高达七八百斤,欣喜若狂。
要知道时下的亩产也就二三百斤,这一下子就翻了两三倍啊。
一季多收两三辈的粮食,能多养活多少百姓?
而自古以来,华国的百姓最知足,只要能吃饱穿暖,他们就不会造反生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