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救徐州曹刘再交锋(上)(3/3)
是夜,糜竺正要睡下,突有家丁来报,言典农校尉陈登求见。糜竺重新穿好衣服,请陈登正堂见面。
二人相见还礼,糜竺问道:“元龙兄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见教?”陈登道:“吾从田楷处归来,未能借的兵马,无脸见徐州父老,幸得兄请来刘玄德,解我危难,解徐州危难,故此特来拜谢!”
糜竺笑道:“元龙兄客气了,你我皆是徐州人,所做之事也都是为了徐州,有什么谢与不谢的。”
陈登点了点头,接着问道:“这刘备到底是何来历,子仲兄能否与我详说?”糜竺大笑一声,道:“这有何难!”遂将刘备经历告诉陈登。
过了一会,陈登感慨道:“若此人为徐州之主,徐州无忧矣!”说完,他悄悄看了糜竺一眼,见对方陷入沉思,又随意聊了几句,便起身离开。
有道是:说者无意,听者有意!陈登的话仿佛为糜竺打开一扇门,一扇通往新天地的大门。他不禁想到: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陶谦居徐州已久,任用亲信小人,又引来如此大祸,徐州百姓必有积怨。若在此时,有一人能够击败曹操,保全徐州,定将其取而代之。若是我助那人谋取徐州,我族定会兴盛。
想到这,糜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找到兄弟糜芳,将心中所想一并告知。糜芳大吃一惊,说道:“兄长,此事关系全族安危,你可不能意气用事啊!”
糜竺道:“你放心好了,此事利害我自然知道。只你我二人,此事万不可成,若能让陈登父子相助,此事必成!”糜芳闻言,遂不再语。
却说孔融领兵到来,畏惧曹军兵锋猛利,于是远远依山下寨,未敢轻举妄动。曹操听闻援兵到来,亦分军驻防,不再进攻城池。
待刘备率军赶到,面见孔融。孔融说道:“曹军兵锋正猛,曹操又善于用兵,不可轻举妄动。还是先观察曹军动静,然后再进军不迟!”
刘备思索了一下,心想:曹操攻城多日,郯县城墙虽然坚固,但是城内百姓、士兵还能坚持几天呢?要是粮草再没了,破城之日恐怕就不远了。
于是他说道:“北海言之有理,但是如果城内缺粮,陶使君恐怕难以持久。我欲使云长、赵岑、牵召领五千士卒,在公部下相助。我亲自与益德领兵攻杀曹军,趁机入城与陶使君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