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白马公孙瓒(1/4)
子经,原名牵招,表字子经,安平国观津人氏。刘备游历天下时,与他意气相投,结为刎颈之交。后来刘备拜师卢植,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只是偶尔有冀州的朋友路过幽州时,提及牵招拜名儒乐隐为师。
如今再度见面,两人都不再是十几岁的青年,模样变化很大,一时认不出来也是正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大耳朵、长胳膊,红脸等特征。
刘备笑道:“多年不见,一时难以想起,还望子经勿怪。我听说子经拜乐公为师,入洛阳学习,而今怎会在此呢?”
牵召闻言,顿时变得悲痛欲绝,说道:“当初董卓入京,恩师为乱兵所害。我送恩师归乡,落叶归根,所以隐居此地。”
刘备闻言怅然若失。自从穿越到东汉,他才发觉一个文明的建设,是需要无数人用无数的精力、时间、心血,一点一点的打磨出来的。
这项工作注定是无聊的、枯燥的、寂寞的,而能够耐得住无聊、枯燥、寂寞的人,往往是一个时代最顶尖的学者。乐隐便是其中之一。
但如果想要摧毁一个文明,那实在是太简单了,一场屠杀、一条政令……足以将经过数千年沉淀的文明毁之一旦。
如今,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因为兵祸而死于非命,刘备心中万分悲痛。他说道:“原来如此,不知乐公墓在何处,吾当祭之。”
“明日我可领玄德兄前去。”
刘备点了点头,收起悲痛的心情,看着牵招心想:这人既然是刎颈之交,而且师承乐隐,那么也一定有些能力,不如招入麾下。
于是开门见山道:“余自起兵以来,兼有胜负。虽然败退东郡,但麾下仍有可战士卒六千人。今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我与公孙瓒有旧受邀北上。我知子经素有大志,何不与我共建一番事业!”
牵召闻言沉默了一会儿,起身礼拜道:“兄长相邀,余自当跟随。待明日祭拜恩师,我便烧了这草庐,此生追随兄长共建大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