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宋璟献策(2/3)
崔林笑道:“先生只是居住在县衙,又无一官半职,如果刘大人向先生询问问题,也是讨教学问,先生也不算背弃自己的意志。”
“如此一来,广平兄既能不改变自己的意志,又能满足大人求贤之心,还有了一个稳定的住处,一举三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这……”宋璟闻言颇为心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
俞家老太爷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是继承家业的长公子俞安,却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而且听信小人谗言,将自己赶出了俞府。
半生努力化作泡影,宋璟甚至一度生出了断性命的念头。如今刘备礼贤下士,他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便答应下来。
刘备见此大喜过望,点上些酒菜带回县衙,一面犒劳李元峰等人,一面将宋璟引荐给众人。
是夜,前往宋璟屋中,以对待老师的礼仪侍奉宋璟,问道:“宋先生,自汉立始,专以孝治天下,我想在繁阳传播孝道,你觉得应该如何施展。”
宋璟见状受宠若惊,说道:“大人,《诗经》有言: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大人若想行孝道,我觉得可以从身边之人开始。”
身边之人……刘备闻言心想:身边之人大多是父母早丧或者已经逝世之人,难道让我以侍奉父母一样对待他们?
“请先生指教。”
“我听说狱卒单威家中留有一位老母,如今单威自尽,大人虽然为其查出了凶手,但是他最担心的应该是他的老母亲。大人欲兴孝道,可以从照顾单威的老母亲。县令大人亲自动身,县内百姓必然跟随学习。”
刘备点了点头,心道:果然还是读书人心眼多,如此一来既能宣扬孝道,还能收买人心,一举两得。
“那先生以为,我还应该从哪个方面,着手治理繁阳县呢?”
宋璟闻言陷入了沉思,如今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在俞府所面对的“齐家”这一等级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治国”这个方面。
虽然老子曾言: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但是火候的掌握,人心的把控,利益的得失等等等等,都得考虑的面面俱到。
灯火跳动着,宋璟终于有了答案,说道:“治理,无非‘恩威’二字。大人初到繁阳,就连续勘破多起案件,抓住甄鉴等人处以大辟之罪,威严已经达到了极致,剩下的就是恩惠了。”
“方才大人也说了,想要以宣扬孝道,这可以算是一件恩惠。另外,繁阳盛产吉金,且商贩较多,大人也可从商业入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