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 第389章 旧情未了

第389章 旧情未了(1/3)

目录

萧小小这才想起来,夹山山脚下的土质好像与其他地方不同。

她刚刚和宗舒视察过壕沟工事,那里的土质很肥沃,以宗舒的话说,是黑钙土,有利于稻米生长。

但夹山山脚下却是很少长草,夏天雨水倒是不少,然而地表的水都是咸的。

契丹族一些老弱病残放了不少羊,还有一些燕人养了不少鸡鹅,都时不时到山下喝水。

这种羊正是喝了这种水,补充了不少盐分。所以杀出来的羊肉,连盐都不用放。

这种羊肉吃起来又鲜又香。

在这里草都不长,能长稻米吗?

萧小小心想,也许宗舒光看了壕沟的土质,没有注意夹山山脚的情况。

按宗舒的说法,在草原上倒是可以种,但是这地方不保险,等你种好了,金人过来就抢跑了。

在夹山下种倒是很安全,但最大的问题是:种不活!

第二天,萧小小提出了这个问题。

宗舒说道:“嘿嘿,没有什么种不活的!你只管给我调人,你就看看,为夫的本事!”

在后世,水稻专家培育了一个品种,叫做海水稻。

海水稻也叫做耐盐碱水稻,其适应性强,不仅抗盐碱,还抗病虫害、抗风、抗涝,不需施肥锄草,平均亩产可超八百斤。

曹宗申带着两各奚人来了,宗舒让他们先挖掘塘。

挖到一定深度,露出了胶泥土质,这种土质不易渗水,而且地下水位较高,很适合养鱼。

盐碱地不适合草的生长,但绝对适合养鱼。

夹山一带离黄河的“几”字形拐弯已经不远,那里有鱼。

鱼的生存能力极强,可以在泥沙俱下的黄河里生存,当然就可以在盐碱地的水泊里生存。

燕人很早就是辽国的子民,他们擅长的还是农耕,也会养鱼养牲畜。

宗舒给大家画了一张示意图,这叫做:盐碱地种养殖一条龙良性循环试验田。

在稻田旁边挖鱼塘,紧挨鱼塘盖鸭舍鹅栏。

鸭、鹅到鱼塘吃食过程中,给鱼塘以养分,鱼在鱼塘里生息也给鱼塘的水以养分,再用鱼塘里的水灌溉稻田,这样水稻生长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这是一种天然的改善盐碱地土质的好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