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密县基地负责人(3/4)
牛皋也不行,他长于军事,他的未来在战场。
只有林灵素合适,林灵素懂堪舆,最起码在建筑布局方面比其他人强。
林灵素还有很强的大局观念,是大宋未来科技的顶梁柱,密县基地的建设,重点其实就是科技和军事。
宗舒对于大宋的规划,只有林灵素和牛皋两人知道。
当时,宗舒只是出于收服二人的需要,把自己包装成太子赵桓的亲信,给他们一种肩负天子使命的神秘感。
所以,密县基地建设的总负责人,非林灵素莫属。
林灵素作为国师,从朝廷到民间,都是受人敬仰的人物,他到密县基地协调起事情,会比别人顺当很多。
看宗舒一下子拿出三十万两银子,林灵素对密县基地建设信心大增。
这年头搞建设,根本不缺人,缺的是银子。
其实,在宗舒看来,密县基地建设,根本不缺银子,缺的是人,是人才!
得挖人啊。
宗舒想破脑袋,居然想不出几个人。特别是在科技方面,大宋人才凋零。
《梦溪笔谈》作者、科学家沈括、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建筑学家李诫、天文机械制造家苏颂、精通潮汐原理的发明家燕肃等人,早都不在人世。
现在,能勉强称得上科学家的,居然就是曾经神神叨叨的林灵素。
究其原因,还是朝廷对科技不重视。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徽宗醉心于书画文艺,于是就带出一个文艺繁荣、对外就怂的弱宋。
林灵素拿起宗舒画的密县基地的草图,准备带着弟子们向密县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