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开会(2/4)
张昭穿越前,网络上有一种文青一点的说法,叫做生活需要仪式感。早朝这事,大致有一个类比。
比如,大学时期各专业下面的班级常常混在一起上课,而且寝室也有混编的。
这和初、高中时期固定的老师、同学不同,和日后走入社会的人际关系也完全不同。
那么,如何体现出你们是一个班的学生?
大学时,每个班都会配一个辅导员,相当于高中时的班主任。约莫每周就会召开一次班会。
而往往只有这个时候,一个班级的男女同学才会坐在一起,各个住的近或远的寝室才会凑在一起。然后,班主任、班干部通知各种班级里的事务。
评个优,说下考试成绩,宣布某个规定,提醒注意天气转凉等等。
啊,原来我们是一个班的同学。
这就会造成一种凝聚力。
而如果具体到朝政上,当然这人际关系比大学时期复杂的多,经常召集的群臣开会,一样的搞各种操作,自然而然的会培养出凝聚力。而这个凝聚力概括起来就是:国家!
所有,古人不是shǎ • bī。搞的这么痛苦还要坚持下来当然是有原因在里面的。
而且朝会还属于礼仪的一种,历朝历代都会搞。但真正搞的像开“班会”一样,规定天天早朝,那就只有大明朝。
其三,稳定人心。
封建主义社会,天下的稳定往往是系于一人:皇帝。皇帝每天在奉天门的城楼上当着两千朝官的面吹风,这足可证明一件事:天子无恙。
如此,人心自然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