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风邪气(3/4)
归有光号称“明文第一”。他生于正德元年,屡试不中,嘉靖四十四年,六十岁才考中进士。归有光和嘉靖年间的文坛盟主王世贞就闹翻。
王世贞就是被公认为最后可能是“兰陵笑笑生”的人,一代大家啊。用西门庆来嘲讽严东楼(严世蕃)。
李东阳如今主文坛,和李梦阳他们这帮人就不大对路子。张昭说的就是这件事。
当然,如今报纸上白话文大兴,不代表文坛认可。
李幽哈哈一笑。他刚才是说顺嘴了,结果被张昭察觉。他由老师李教谕推荐,负责张昭和李东阳之间的沟通。张昭最近不在京师,他肯定定期要去李府厮混的。
李阁老家中昼夜不停的有酒宴,文人士子汇聚。李幽一个半吊子秀才混在里面,不骂几句《文学报》那怎么过关呢?
李幽继续道:“士林中这批老顽固不只是在文坛,而是和河东派有关系。这是关键。”
中国的文学史和儒学史,这是分开的两条线。
即:文学家不一定是大儒,大儒并不一定是文学家。这完全是两回事。
明代儒学成就最高的自然是一代圣人王阳明。阳明心学,光耀千古。但在阳明心学还未传开之际,明代的理学一样有大儒存在。
大明那么多读书人,总会有人去研究儒学。
在弘治年间,最有影响力的流派叫做“河东派”。其开派的大儒叫做薛瑄。其人死于天顺年间。但其学说流传开。在晋地、豫地、关陇一带流传甚广。
明末东林党党魁、思想家高攀龙评价是: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