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三件事(二)(3/4)
如今的唐廷,在天下门阀、士族、军镇的眼中,还有多少威信可言啊,权宦们持宠而骄,肆意妄为,早就让无数的天下人失望透顶了,对于朱璃的遭遇,他们只会抱着同情与不平,但凡有点良知的人,谁还会雪上加霜,肆意踩上一脚呢。
田令孜的名声太臭了,不要说那些真正忠君爱国的人士,就是很多野心勃勃的军阀、枭雄似的人物,都不会不怀疑唐廷的说辞。
而且和田令孜站在一起,讨伐朱璃的三人中,李克用是沙陀人,沙陀人去年还在攻略代朔之地,杀害很多汉人子民,现在竟然还能大义凛然地站出来,帮助田令孜镇压朱璃,想想都让人感到屈辱、和悲愤。
再说李思恭吧,他确实是个苦主,可他是党项人,就注定了中原人,不可能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
虽然唐人的思想比较豁达,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可他毕竟是狄人,北方狄人对于中原的祸害,那是罄竹难书、血泪斑斑,天下百姓能同情他才怪呢,当然,这里指的只是对民族有归属感的那部分百姓,对于那些天生就是一副奴才相、哈外压内之人,就另当别论了。
更何况朱璃拼命掩护麾下撤离,渭水河畔,身受重创,宁死不退,都要为部下争取时间撤退的事迹,经过有心人的传播,早已轰动了整个天下。
而陈珙再想想他自己呢,他从一名小卒开始,就一心跟随着高骈的,忠心耿耿,鞍前马后,结果如何,只是因为小人的一句挑拨,就落得个破家灭族的下场。
高骈和朱璃能比吗,他面对朱璃非但没有出卖他的心思,相反还有着一丝向往,向往跟随这样的大将驰骋天下。
当然对于陈珙的钦佩之情,朱璃不可能知道,一见杨再兴提出质疑,他也不可能告诉对方,只是由于前世在史册上看到过一些信息,扬州将来必有大灾,才不得不提前居安思危、以防万一的。
沉思了少顷后,就开口道:“高骈节制扬州,却一心求仙问道,如今扬州妖人作乱,横征暴敛,早晚会害得百姓无以为生,加上这一条,这是为了防止老百姓衣食无着的,若真到了那一天,现在的准备,或许就能够为那时的灾情,缓解上一、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