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决定(3/4)
“北口是李全忠、李可举现在博弈檀州的要冲,我们脱离这里,从而免去了身处风口浪尖上的危机,此其一;正如崇韬所言,北口毕竟弹丸之地,作为根基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既然尉迟小娘为将军出镇朔州,耗费了一番唇舌,我们就不能辜负她的好意;进驻朔州、经营朔州以为根基,和我们以前的方略根本没有悖逆之处,只是地方换了一个罢了,此其二。”
“其三,朔州虽然穷困,可朔州以西有一块宝地,若是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那块宝地纳为治下,大事可期、大事可成。”郭奇佐神情振奋,环顾众人,十分笃定地道。
“莫非先生说的是河套?”武悼眉头微皱,继而双眸一亮,连忙问道。
“不错,正是河套,河套现在被党项人占据,宥州刺史拓跋思恭,现在是党项人的首领,虽然自封为宥州刺史,其实却控制着整个河套的五州之地;狄人不善耕作,如此宝地却让他们用来蓄草放牧,确实可惜,不如让给我们,只需最多三、五年的经营,整个河套,必然能够成为我们最稳固的粮草基地。”郭奇佐解释道。
“好,河套确实是个养民、养兵的好地方,它完美地被黄河护在关内,只要大力发展水军,结合我们的步骑,这个地方我们还是有信心守住的。”武悼附和道。
朱璃闻言,心中不由得想到后世的一句话,“黄河九害,唯富一套”,郭奇佐眼光果然毒辣,一眼就看出了河套的
不凡,简直就是未仆先知的典范。
不过,他仍有疑虑,出言道:“师傅、先生、诸位,现在北口军中,组成卫士的大半都是以前的匪徒,他们的家人都被我们迁徙到了北口,若我们离开了这里,他们的家人怎么办,李公绝不会允许我们迁移百姓前往朔州的,难道我们就放任他们不管了吗,若是这样不仅卫士心思不定,我们又于心何忍?”
“这个容易,若李可举真能解决威武军这个麻烦,北口只需陈兵数千,以现在的防御设施,保护百姓,防备狄人劫掠一定不是问题。”郭奇佐立刻出言建议道。
闻言朱璃点点头,北口的城墙,在将近一年多的持续加固、拓宽,已经不下于一般的坚城,而且狄人南下,北口军只需要防守一面,数千大军坚守这里,确实足够了。
郭奇佐的意思,就是说可以留下一人,统领数千精兵,长镇此地。
郭奇佐见朱璃认可,话锋一转,再次建议道:“朔州有两处需要重兵驻守的地方,一处是雁门关,我们必须抢在朱玫的前头,派人驻守此处,这样我们以后在面对南面的代州,就掌握了主动权,此后,任何人执掌代州,都不敢对我们朔州轻举妄动;其次就是唐隆镇,将军可令人在这里铸造雄关,北防狄人,只要守住这两个关口,再加上将军陈兵鄯阳,南北形成呼应,可保朔州不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