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居安思危(3/4)
虽说过不了多久就会有跟风的,但要是能提前抢占市场,以后有跟风的也不怕,而且他加一口锅相当于自个儿跟自个儿的风,很可能会把一些潜在的跟风者吓跑,因为那些跟风者回想“啊,这已经有两口锅了,市场已经饱和了,再跟风怕是会亏本”,在这个收入相当低的年代里,敢冒险的人还是少,再加上摆地摊说出去不好听,面子上不好看,也能阻止一部分人跟风。
嗯,就这么干。
把想法跟赵新艳一讲,赵新艳却摇摇头:“徐杨,这事儿肯定可行,但怕不是长久之计,煎饼是好吃,但跟咱们现在的消费水平比起来还是要高一些,现在都吃稀罕,看着热闹,但热闹劲儿过后,两口锅是不是有点浪费了?”
咦?也是这个道理啊。
徐杨想了想,还真是这样。
煎饼果子是不是好东西?肯定是。
但真有人天天吃这个么?就算二十年后的上班族们吃早餐都会换着口味吃,而不是天天吃这么一样。
所以,弄个新花样?
想到这里,他有了主意,“小姨,要不弄点炸串?”
“炸串?”
“对,油炸的肉串、鸡柳、茄子、火腿肠这些。”
“能行?”
“绝对没问题。”
如果说煎饼还有点小贵,那炸串就没问题了,十块八块的吃不起,但花个一两块钱吃几根炸肠儿总没问题吧?花两三块钱吃几串炸肉串也没问题吧?实在不行,一串一串的吃总可以吧?
炸串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一串一串的卖,就像吃零嘴那样路过了随手买上一串,进教室门之前就能吃完,很方便。
只是02年的炸串没那么多花样,什么蟹棒虾饺之类的加工类食材还很少见,屯城这种小县城里还没得卖,因为这里到现在为止,连一家正儿八经的超市都没有,只有小卖部和中小型商店,要等06年夏天才会有第一家正儿八经的大卖场开业。
他到现在依然能记得那家叫做世纪超市的大卖场开业时的盛况,那真叫一个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因为县里人根本没见过那场面,再加上开业有折扣,所以几乎全县的老百姓都到了,比过元宵节还红火,以至于县里不得不安排武警维护秩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