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别了,大明(2/4)
此消息一出禁卫军和各地边军一下子就沸腾了,若说威望,刘鸿渐在军中的威望尤胜于民间。
刘鸿渐之于军队是实打实的恩情,好男不当兵的谚语早已随着军人地位的提升烟消云散,目下大明各地太平,想指望战功往上爬的大有人在,但名额只有两万,但报名的人太多了,各地军营不得已还搞了竞技比赛。
两个月后,最终名单终于定下,护卫军两万零二十三人,以蒙古行省总兵巴巴喇为主将,禁卫军副提督李怀忠、大同总兵唐峯为副将。
除此之外,工学院副山长顾佳也将跟着船队,他的任务是三年内帮刘鸿渐在东瀛重建一所军校、一所理工学校。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当朝内阁首辅、位列三公的韩郁在得知秦王就藩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选择了乞骸骨告老还乡,并在当天晚上就赶赴西山表达了要去东瀛再建辉煌的人生目标。
八月,骄阳似火,天津大沽港。
车琳琳,马萧萧,大沽港自建造以来第一次聚集了如此多的人。
两万护卫军已经登船,一万余各类工匠还在吵吵嚷嚷的向港口进发,港口内至少停靠着三十几艘巨大的运兵船,桅杆上大明的日月龙旗随风飘荡。
正午时分,一行车队自京城方向逶迤而来,明黄色的华盖仪仗队在前,昭示着皇帝的威严,没过多久大沽港的军民就跪倒一地山呼万岁。
御辇之后,是数百个由朝臣组成的车队,再之后是数十辆家眷组成的车队,两侧皆有数千羽林军将士护卫。
泰顺朝新换的这批朝臣当属大明三百年来最年轻的领导班子,据闻各衙门主官、副官的平均年龄只有四十二岁。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经过朱慈烺的大换血后,再没有人敢忤逆朱慈烺的政令,同时大明帝国也重新焕发出了更大的活力。
刘家长子刘傲天与兄妹几个趴在一辆车子的窗口向外望,脸上充满着对未知的希冀,他们还太小根本不知道这次远行意味着什么。
“傲天,你们还会回来的吧?”一同坐在车上的朱和坪道,他说话时眼睛不经意的盯着依偎在傲天身边的凌雨。
自从得知秦王一家子要去遥远的东瀛,朱和坪大着胆子请示父皇要去送别,没想到父皇竟然答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