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你是摄政王,朕听你的(2/3)
“关于立嫡还是立长的问题,臣有不同意见。”刘鸿渐也很认真,这关乎传承几千年的继承制度,倘若皇家开此先河,必然对整个大明都产生海啸般的影响。
须知天下人不论是士大夫还是商贾,传承祖业皆是按照嫡长尊卑,只要嫡长子不是二傻子,不论老二老三多聪慧多能干都得靠边站。
这种观念是深入人心的,谁若是不遵守祖宗留下的规矩,必然为人所不耻,背地里也会被人戳脊梁骨。
朱慈烺没言语只是示意刘鸿渐继续说,刘鸿渐沉默了片刻,才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
具体说来就是不立嫡也不立长而立贤,同时他也向朱慈烺言明帝国的弊端所在,即如果一个帝国皇帝说一不二无人能忤逆,那么这个帝国要么变得更强盛,要么迅速没落。
大抵上帝国成立初期的皇帝都是雄才大略的马上皇帝,譬如太祖皇帝朱元璋,譬如成祖皇帝朱棣。
此二人便是说一不二的性子,没人敢跟这二位对着干,谁不听话谁死,死在这二位手下的官员都是成千上万。
但不得不说,大明帝国就是在这两个狠人手里强大起来的,无他,铁血、睿智。
但倘若这个说一不二的皇帝是个昏君、暴君呢?
刘鸿渐解释完,朱慈烺沉默了。
他确实没想到这一点,之所以敢跟刘鸿渐表明自己的意思,还不是因为他如今已经不把朝臣太当回事了吗?
自将天下兵权掌握在手,崇祯也好、朱慈烺也罢,都觉这样才是真正的皇帝,而不是先前任何一件小事,全要先听听内阁的意见。
只是……刘鸿渐的意见也并非全无道理,父皇与他还好,毕竟有刘兄支持,倘若后世子孙没那般能力,掌控不住军队呢?
亦或是朝臣与武将勾结呢?
“此事不急,皇上可回去好好斟酌一番再作打算。”刘鸿渐也没逼着朱慈烺做决定。
问题倒是不复杂,倘若想自己说了算,为了帝国长久之计,就必然要选出个英明的君主,这君主不必是嫡子也不必是长子,唯贤而已。
倘若不立贤,那么大明的三权分立还是十分有必要的,至少能保证即便出那么一两个二傻子昏君皇帝,帝国不至于瘫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