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你以为……妖是什么?”...)(1/2)
少女问问题时的声音真挚诚恳,并无半点戏谑,好似是真的在好奇,也并不觉得自己所提出的“渡缘道约等于讨饭道”这一推论有什么讽刺意味。/p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僧人唤她化缘的借口显得如此荒谬。/p
凡人怎可能离她这么近,她才有所觉?/p
世间修炼的僧人,十个有九个都来自于五派三道中的渡缘道,即便不是,所修的功法也必定是从渡缘道流出来的,毕竟没有什么功法是头发越短修为越长的,若非修了释法,又何必要剃度?/p
难道是嫌洗头麻烦?/p
一语道破对方来历并不多么困难,但对方有千万种开口的办法,偏偏开口就是化缘。/p
修仙者……除了千崖峰这群真正的干饭人之外,难道还有人不辟谷吗?/p
就算有嘴馋、偶尔想要吃两三顿的,那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譬如虞寺偶尔也会来千崖峰吃一顿火锅,又或者陪她来山下吃一碗面,哪有人化缘来讨饭?/p
除非讨饭涨修为,否则为何要浪费这等时间?/p
虞兮枝等了片刻,心中诸般猜测,却见那僧人神色依然怔怔,于是微微皱眉:“这位大师,还有别的事吗?没有的话我就先走了?”/p
僧人突地笑了一声:“施主聪慧,却是贫僧唐突了。”/p
虞兮枝脸上却依然温和,点点头,竟是肯定了僧人的这句自谦自嘲:“是挺唐突。”/p
对话到此,便理应对无可对。/p
然而御剑起手时,总难免有些破绽,这僧人浑身滴水不漏,太过圆满,却也正因如此,才更让人格外警惕。/p
还好此刻春意已浓,食盒中要趁热吃的食物尚且能再放一阵,虞兮枝手虚按剑柄,隐而不发,面上带笑,眼神却在请对方离开。/p
这僧人自然便是黑市的那位名为长泓的少主。/p
从收到昆吾山宗五峰对战结束的消息至今,已经过去一月有余,长泓也在这罹云郡中游走了一月有余。/p
手下收集来了许多关于那位做了一梦入定丹的夏小真人的消息,他却总觉好似有哪里不对,所以才自己走了这一遭。/p
那位夏小真人的事情让他听起来只觉兴致缺缺,反而是这位虞二师姐,总让他觉得行事风格里,有那么一丝熟悉的感觉。/p
这位英俊僧人在山下等了这么久,又在所有人惊异的目光中,吃了这么多碗一家面馆的面和牛肉丸子,终于似有所感,这才来到了此地。/p
再见到本人,长泓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猜想。/p
什么夏小真人,果然分明是那位传说中,带着白雨斋二斋主宝贝儿子叛出太清峰、一人三师的虞二师姐虞兮枝。/p
面前的少女一手点剑柄,发髻高束,昆吾道服在身,分明是仙人之姿,然而她手中食盒散发甜腻的香气,却又是人间烟火。/p
这样的两种气息毫不矛盾地融于她一身,长泓看得真切,眼眸更是微深。/p
长泓心底微动,反而不再着急,只合掌再礼:“这几样吃食,理应趁热吃,是贫僧打扰了施主,向施主赔罪。”/p
他边说,边向后退去,只站在屋檐下的阴影里。/p
只是他实在英俊,这样立于阴影中时,反而显得眉眼更加深刻,又好似被那阴影在身上带了几分喑哑,遮掩了他身上的释法圣洁。/p
虞兮枝看着他,直觉此人有异,然而思绪急转,却没有想起原书里到底是否有这号人物。/p
五派三道中,五派各有所长,自不必说。三道与五派地位相通,道法却并不多通。/p
譬如这渡缘道,说白了就是一座寺院。/p
一座实在巨大浩瀚,囊括了天下释法和……光头和尚的寺院。/p
释法流派繁多,虞兮枝对念经无甚兴趣,了解并不太多,却知道,凡此种种释法,其中心溯源、亦或者所有修释法之人心中的圣地,从来都是渡缘道那座山顶最高的寺院。/p
那里日日夜夜焚香,有万万盏长明灯混淆昼与夜,僧人长跪念经的声音萦绕在山下,而他们的修为据说便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念经与辩经、传经中逐渐累积。/p
她隐约有印象,原书里,程洛岑好似曾经与渡缘道有过什么冲突,但那都是原主死后的剧情了,她看得实在粗略,也无从得知更多细节。/p
既然想不起来,便先不去想那么多了。/p
虞兮枝于是御剑而起,踩剑而上,再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大师,有没有人说过,您实在废话很多,管的也很多。”/p
她话音未落,已经已经拎着食盒远去,化作天边光点,再没入昆吾大阵之中,消失不见。/p
长泓站在原地,神色古怪。/p
“废话很多,管的也很多?”他有些玩味地重复了一遍虞兮枝的话。/p
在他面前卑躬屈膝的人太多,突然有人这样当着他的面,并无恶意地直言不讳,实在是让他感到陌生却有趣。/p
更让他觉得有趣的,是昆吾山宗此等仙首之地,竟然也有虞兮枝这样的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