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一口清经(3/4)
他发现,自己居然蔫不出溜总结出那么些经验呢,而那些经验,之前多数还处于皮和馅的状态,没包成饺子咧。
在他看来,这“淬火班”就像个饺子馆,帮他把肚子里的那些皮和馅,一一包成饺子,再端给大家。
接下来的一方经验,让班里的学员对劳模常又是爱又是“恨”。
大家还记得当年车辆对待质量责任的态度吗?还记得他对于武文杰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吗?
逃避责任,逃避处罚,是人类的天性。
当时,在车辆的眼里,在混球等一种工友的眼里,主动承担责任的武文杰就是个十足的大傻瓜。
而武文杰的这一点,与劳模常不谋而合。
劳模常从来不怕自己承担责任,不但不怕,自己还主动留下可能让自己担责的痕迹和线索。
做法很简单,他记操作日志。
一言以蔽之,他自己做的任何工件,最后装在哪台柴油机或者转向架上,这个大部件,又被安在了哪台机车里,这台机车又配属哪个铁路局,哪个铁路分局,属于哪个机务段,又在哪条线路上运行。
有时在食堂吃饭,广播开着,里面忽然说,哪里的铁路运输出现问题,哪一趟列车出了故障,劳模常第一时间就能反应过来,这列火车上的活是不是经过自己的手。
如果是,他能马上调出自己的操作日志,查出经他手的部位有哪些。
有好几次,通过他的操作日志,竟然从无比复杂的质量事故中,找到了真正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也没什么玄妙的,用的是排他法而已。
劳模常自己的数据记录得很清晰明了,又完全能够自洽,尽管他意在查询是否有自己的责任,但这在客观上却排除了自己的责任,让真正的责任单位和责任者水落石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