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读书人之气节(2/3)
这明明是僭越,可在朱以海听来,无疑是天籁。
得到王之仁的保证,朱以海的腰杆迅速直起。
“来人,传越国公进来。”朱以海大声道。
王之仁一插手,方国安已经感觉事情棘手。
此时听到朱以海传见,方国安已经做了最坏的准备。
他用眼神示意副将,副将拱手而退。
方国安阔步而进。
“不知殿下传召臣,有何要事?”方国安明知故问道。
朱以海看向王之仁。
王之仁上前几步,一把托住方国安的右肘弯,笑道:“越国公啊,方才我请示了殿下,如今才明白,这原来是场误会。”
转过头,“殿下,是不是误会啊?”
朱以海点头如捣蒜,“是误会,是误会,天大的误会。”
方国安先是一愕,后恍然,这种雕虫小技,岂能瞒得过他?
无非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全张煌言、吴争的伎俩。
方国安冷笑道:“误会?本公通敌,人证、物证确凿,哪来的误会?”
王之仁脸一侧,一板,“咦(拖音)……,瞧越国公说的,这是什么人证、物证啊,所谓人证,只能证明从上虞知县黄得功书房得到了这封密信,如何证明这信与越国公有关?所谓物证,就更可笑了,如果满清朝廷随便给人写封信,朝廷都认为是通敌,那朝廷中岂不人人自危?反正我是肯定不信越国公会投敌的,越国公你说对吧?”
朱以海赶紧道:“孤也绝对不信,如果越国公想投敌,早在潞王投清时投了,何必等到现在?”
方国安脸色变得很复杂。
他是知道自己在潞王投清时,怎么想的。
潞王献杭州府投清,他只是一方总兵,手中一万多人,加上随潞王投清,这不过是附从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