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千面尸(2/4)
约莫是半夜的时候,王姑姑拿着手电筒,起身去小解。
如果出生在80年代前的人,就会了解以前的建筑。在那个年代之前,厕所一般是不会建在家里面的。有钱的人,就在大院的角落起一个排泄地方。
没钱的人,大多都是在家里准备一个尿桶。当肚子不舒服要解决时,都是上公共厕所去解决。
有可能,整一条村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共厕所。也有可能村民们上一趟厕所,要拿着手电筒从村头爬到村尾,当然,也可以用一个桶装着,当做田里的肥料。
这和当时的科技,还有人们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一来,当时的人们认为排泄是晦气的事情,厕所不应该建在家里。二来,是局限于当时的科技和生活水平。要建一个厕所,花费甚大。
生产队里头,自然也是没用厕所的。唯一的两个厕所,在距离生产队几百米远的地方,如若要小解,就得拿着手电筒,走上约莫十分钟的路程。
路的两旁,是漆黑的两片竹林,小路破破烂烂,三步一小坑,五步一陡坡,所以王姑姑拿着手电筒走路的时候,看的也是十分小心。
而就在这时,小道上忽然传来了一阵凄凄的哀鸣。
王姑姑仔细一听,这声音好像呜呜的风声,但又好似一个邻家的小孩在哭泣。
当王姑姑停住不动,细细的聆听时,终于听清楚了这并不是什么风声,而是真的有个小孩在哭。
猛然听清楚是哭声,王姑姑也是心头一紧,虽说当时人们提倡的思想是,只有党的纲领至上,什么牛鬼邪神都是浮云。
可是,出生于法教世家的王姑姑自然是笃信鬼神的。奈何这老王家一脉,和诸多道家师父一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若是选择继承人,那便是传子不传女。
当然,一般的师傅收徒,也是很有考究的。即便是亲生儿子,在幼小的时候大多也只传武术,和传一些基本的理论打好根基。
这是因为,人要到了一定的成长阶段,思想各方面才会步渐成熟。处于青春期,或者青春期以下的孩子,脾气通常都很急躁,性子的棱角未被磨平,就很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