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六九九章 少不入川

第六九九章 少不入川(2/3)

目录

刘钰笑道:“再就没什么了。就是你们的子弟,别在西京也别在四川了。去京城或者松江府,去开开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可不是周郑交质啊,你们也没这个资格交质。就你们这点资本,江南资本随便动动指头,你们就万劫不复,朝廷都用不着用朝廷手段弄你们。”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比别人更明白。”

“盐,总是有尽头的。总要学会新的发财手段,商贸方向。否则,朝廷这边也不高兴,我也不满意。”

对这个要求,陕西商人也只能连连称是。

暂不说这里面的道理,只说朝廷给出的这些条件,他们不得不答应。

他们现在还真就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先领着他们去科学院转了一圈,既是为了推广技术,也是为了恐吓。

如果他们不接受,那么似乎朝廷转身就会去扶植一个愿意答应这个条件的王二麻子、赵三狗子,而且扶植起来非常容易。

不缺资本,也不缺技术。

至于道理,陕西商人也不得不承认,刘钰说的这个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他也明白刘钰说的意思。

他们能够在四川站住脚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而川商对贩盐一事尚不手熟。”

之所以他们能够手熟,因为他们之前在两淮贩盐。

他们是两淮盐业的竞争失败者。

就像陕西商人之前自己和刘钰说的那样,一些西洋诈术骗术,都是先在东南流行。等着东南的人不好骗了后,拿到北方和西北西南,也就很容易骗到很多人。

这就是所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陕西商人在两淮商战中一败涂地,但在贩盐上,打不过徽商,那还打不过川商吗?

作为此时全天下第二精通贩盐的商人团伙,打不过第一很正常,排后面的打起来还是颇为容易的。

而刘钰的意思,是说让他们的继承人,家族嫡子们,出去看看,不要这辈子就只会卖盐了。

再往内里说,如果说只会卖盐,这么说也不对。

而是说,如果没见识过别的、不开眼看别的产业,盐业是有尽头的。

到了尽头之后,赚的钱用来干啥?

吃?喝?玩?乐?

这些,花几个钱呢?

能垄断食盐业的,就可劲儿花,能花多少?

赚的大量利润,在不懂其余行业的情况下,必然会流向三个方向。

买地。

放贷。

科举——既包括苦读,也包括捐钱给朝廷换功名,大盐商要买的话,一般十万两银子起步。

这种捐是要看准时机的,比如闹灾了,这时候咔嚓一下捐出十万石粮食,朝廷不给个统治阶级入门券能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