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二三一章 为什么是锡兰上

第二三一章 为什么是锡兰上(3/4)

目录

锡兰曾是肉桂的唯一产地。

肉桂可能是随着欧洲人体的四液学说退潮中,唯一还保持着销量增长的香料。

因为肉桂的味道很特别,可以配合新的风靡欧洲的嗜好品茶叶,尤其是红茶,有一股特别的香味。伴随着欧洲饮茶的风俗传播,肉桂作为茶饮的配料,不退反进。

即便葡萄牙人在跑路之前,很有战略眼光地将肉桂树苗,带去了巴西,使得巴西也开始大规模种植肉桂。

但这东西得靠手工搓、得靠工人把树皮扒下来揉成卷。

而巴西的人口不足,远不如亚洲的人力资源丰富,搓不出来多少。

如今这东西也算是荷兰这几年为数不多有高利润的香料。

荷兰人、尤其是瓦尔克尼尔一直琢磨着往锡兰引入华人,一则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巴达维亚的华人“多余”人口的问题;二来也是因为锡兰真的缺人手。

荷兰人在锡兰的主要劳动力,是从印度买来的泰米尔人奴隶,以及锡兰的低种姓肉桂工人。

泰米尔人奴隶倒是省钱,拿着刻有【voc】标志的铁烙铁,往身上一烫,弄出个记号,跑也没地方跑。

基本只需要提供吃的,那地方又热,连衣服都省了,相当便宜。

但这几年英法在印度一直防着荷兰,泰米尔奴隶这几年不太好买。

印度到锡兰,不像是从黑非洲到美洲那么远、中途死亡率太高。

之前印度内乱,各个土邦互相抓俘虏卖奴隶,泰米尔奴隶的价格极低、运途又近,所以用起来不像美洲的黑人奴隶那样,还要适当考虑繁殖和更长工期的问题。

就是说,养一个奴隶,让奴隶繁衍继续生奴隶、细水长流维持较长的可工作年限。其实不如用死之后,直接花钱再买一批合算。

一个黑奴从非洲运到美洲,要考虑沿途漫长的海涂、要考虑半途死亡率,整体上价格还是挺贵的。这泰米尔人奴隶,就从南印度运到锡兰,那就便宜的多。

就像是花十块钱买个小工具,是用的时候小心一点以求多用几年?还是坏了拉鸡儿倒,再换个新的?

但如果一万块钱买个工具,那自然是用的时候小心一点,以求多用几年。

于是这就导致用的有点狠。

正所谓兔子急了也咬人,用的太狠了,即便是低种姓的泰米尔人,大前年也爆发了起义。

扒肉桂、搓肉桂的那些人,基本则是僧伽罗人。他们都是僧伽罗中的低种姓,原本日子过得也是挺惨的。

僧伽罗人的特殊种姓制度,有点类似于大明的贱籍。和印度那边的种姓还不太一样。而是打渔的世世代代都是打渔的、种地的世世代代都是种地的、搓肉桂的世世代代都是搓肉桂的。

然而荷兰人引入了手工工厂制,使得那些搓肉桂的,日子过得更惨,34年、36年刚爆发了两次起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