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4(2/2)
对于这么快就冷静下来的苏曈,鲍尔罕见。
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
于是,鲍尔也不多说,把时间和舞台交给苏曈。
获奖者会有一个感言。
苏曈抱着奖章和证书,站在领奖台前,扶了下话筒,用英文说道:“此时此刻,我最想对我的朋友特丽莎女士说些话,特丽莎,我的朋友,她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说着,苏曈看向台下的特丽莎。
不管是特丽莎,还是现场观众,或是直播前的观众,都愣了愣。
只要刚才看到镜头里的苏曈和特丽莎,比较一下,傻子都能看出来,两人的关系不和。
怎么苏曈还说特丽莎是他的朋友?
很快,大家都知道为啥苏曈这么说了。
因为他现在就像一个大诗人,一个朗诵家。
他满怀深情说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观众惊呆了,这是在作诗?
很快,大家反应过来。
特么苏曈和特丽莎真不是朋友,苏曈现在是在特丽莎伤口上撒盐啊。
特丽莎吐血。
“噗~”
“哎哟,笑死我了。”
“差点还真以为是朋友了。”
“哈哈,又即兴作诗了。”
“上帝在装逼。”
“……”
大秦的网友笑破肚皮。
这个风格,是格格的风格。
shā • rén不见血是为诗。
当年,他气死多少诗人作家,其战绩早已载入史册,成为千年美谈。
外国观众懵逼了,还有这么气人的方式?
特么的这种方式太狠了,简直是10086+暴击伤害啊。
“OK,上面是我送给我亲爱的特丽莎朋友的一首诗,接下来……我也要送给我自己一首诗。”苏曈脸上浮起满满的幸福感:“多美好的一天啊!
花园里千活儿,晨雾已消散,
蜂鸟飞上忍冬的花瓣,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我想占为己有,
也没有任何人值得我深深地怨:
那身受的种种不幸我早已忘却,
依然故我的思想也纵使我难堪,
不再考虑身上的创痛,
我挺起身来,前面是蓝色的大海,点点白帆。”
台上,苏曈送给自己的诗还没念完。
台下,特丽莎就已经在座位上晕了过去。
第九百九十二章隔着两个世界
有的观众和网友没看出来苏曈和特丽莎有深仇大恨,以为两人真是极好的朋友,所以苏曈获奖了第一个惦记的是对方,给对方即兴作诗送诗。
“点32个赞!”
“获奖者好帅!”
“我是他的粉丝了。”
“太厉害了,看起来二十多岁吧,就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我也想要这样的朋友。”
“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即兴就作了两首诗。”
“文人的灵感和才华我们永远都不懂。”
“……”
苏曈的获奖感言基本只有诗,说完便下来,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个掌声,不止送给他,也送给即将落幕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
首都国际机场。
苏曈和张馨、助理一同走出。
刚走出通道,三人就吃了一惊。
出口人山人海,几十个安保人员待命,警戒线一条又一条。
苏曈一出现,安保人员如临大敌。
这些人,除了一些是来接机接亲戚朋友的,剩下的都是来接苏曈的。
媒体,粉丝,宋校长专门组织的团体,加起来成千上万,队伍都排到机场大巴站那里去了。
“啊啊啊……”
“格格。”
“哥哥。”
“……”
苏曈的出现引起全场骚动,国民英雄回来了。
“这么多人?”苏曈无语,比凤凰古城那时的声势还要浩大。
获奖后几个小时,苏曈早就冷静下来。
为什么非要拿到别人的承认呢,诺贝尔文学奖是外国人搞的,华夏的文明和文化,他们能懂多少。
汉字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玄妙的语言,由这种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非华夏人不可意味。
而且,由于华夏独特的历史典故,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不熟悉华夏历史和文化的外国人,没资格指手划脚。
这么一想,大秦一百多年没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是很正常的,大秦的文学作品就算翻译成国际通用文字,外国人也看不到真谛,因为很多味道变了。
文化差异,民众还这么渴望得到诺贝尔奖承认,让苏曈无奈。
就像小朋友喜欢小红花奖励,管自己做得好不好,就算今天打了别的小朋友,得到小红花奖励也一样高兴,以为自己真的棒棒哒。
偌大的机场出口通道里,出来的乘客不多,却一个个似乎是主角,享受万众瞩目。
跟苏曈一行三人一起出通道的乘客,这时候才注意到,旁边、前面或后面的那三人才是主角。
而三主角当中,似乎又是那个身姿挺拔的家伙是主角中的主角。
“格格……”
“哥哥……”
喊声开始稀稀疏疏,后来呼声震天,路人终于从疑惑中爬出来。
这两天,几乎所有网站和媒体头条刷的都是苏曈。
民众想不认识都难,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啊。
百年不遇。
当初觉得苏曈只是陪跑,肯定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些人,此刻闭嘴。
还真拿到了啊。
想不知道都不行,各大娱乐版块更是铺天盖地都是这个新闻。
连国外不少娱乐版块也史无前例不约而同报道。
上帝,这个人可是娱乐圈的大明星。
原来歌手,导演,演员……数不过来了,反正原来娱乐圈的人也可以这么高大上,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消息对全世界娱乐圈形象的提升,帮助是巨大的,至少古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