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5(1/2)
人的感情大多需要磨合和适应,比如初见一个人,觉得对方长得丑,但相处久了,也就不觉得了,甚至会觉得其实对方也挺好看的。
一个多月的相处,临时组成的剧组,很多成员依依惜别。
每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都是人生一部戏。
吵过骂过,最终一笑而过,继续下一个人生阶段。
自此,内景外景基本拍完,剩下的主要就是后期制作,苏曈打算暂时放一放。
这把张馨急的,《蒙面歌手》和新的真人秀节目她都不让苏曈碰,不想让他分心。
不过苏曈也不打算碰,他要忙别的事。
这两个月,宋校长给他打几次电话,什么也没说没问,只是嘘寒问暖。
但苏曈很清楚,宋校长想探他口风,他说过要写部中长篇小说,但一直没动静。
“宋姐姐,您好好歇着,我之前拍电影太忙,接您电话,您装傻我也装傻,现在我告诉您,我马上去取素材,不出一个星期,就写好给您。”苏曈郑重道,不能再拖了,他已经决定好用哪部小说。
那是前世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篇小说,不管在这里拿出来结果如何,至少他得先修改故事背景。
而且,为了完美契合,他要去取素材,了解些专业知识。
比如地点变了,气候,人文等故事背景也得跟着变,不能太离谱啊。
文学小说又不是网络玄幻小说,尼玛文学小说出现一吼星河碎的场景,评委看了得当场吐血。
为此,苏曈专门去拜访海滨城几个某一类老一辈人,跟他们聊天,听他们讲他们小时候或年轻时的谋生故事。
之后,苏曈又坐船出海。
小时候他跟爸妈坐过游轮出海玩,记忆不太清晰了。
回来后,苏曈埋头开始“创作”。
三天之后,确定符合这个世界,苏曈才落笔。
“宋校长,不负所望,终于写出来了,你先看看。”苏曈给宋校长打电话。
校对的工作,由小羽代劳了。
结果还真挑出不少错别字,苏曈自己都检查了几遍,愣是找不出来。
至于英文版,小羽词汇量不够,老老实实告诉苏曈,她挑不出毛病来。
“我先看看,你发的邮件是吧?”宋校长一边打电话一边打开电脑,一看,哭笑不得:“英文版?”
“噶?”苏曈也在电脑前,看了一下已发送邮件,我去,发给宋校长的是英文版。
“这个,英文版和中文版都有,等等,我再发中文版的给你。”苏曈再次发邮件。
“好,收到了,我先看,你忙你的。”看到中文版,小说名字,宋校长颇为激动。
为这一天,她等了几年。
老一辈作协老人也一直在等苏曈,等他写传统文学小说。
两个小时后。
“小曈,我现在把你写这本小说了的事告诉群里的前辈,可以吗?”宋校长又给苏曈打来电话,心情比刚知道苏曈写完小说了更加激动。
“没问题,我已经把小说交给公司处理出版事宜。”苏曈说道。
宋校长挂断电话后,连忙进群,她这两年很低调,基本只看大家说话,偶尔冒个泡。
其实老人们也不喜欢在群里聊天,费劲,有座谈会什么的才会群里招呼一下。
“小曈出小说了,文学小说。”宋校长在群里发消息。
老人们不怎么用扣扣,只有年纪跟宋校长相仿的一两个才用多一点。
“什么?”
“他写文学小说了?”
那两个作家半响才有回应,估计在线的人就他们两个,不然老家伙们看到肯定早冒泡了。
“对,我刚看完,中篇小说。”宋校长回复很快,她要把这喜悦分享给大家。
“拿来,共享!!!”
那两个作家立即跟青年男人见到美女一样,眼睛都直了。
“他今天刚定稿,还没出版,不能给。”宋校长回复道。
尼玛,那两个作家七窍生烟,又玩这一套,苏曈送给宋校长的那最后一首诗,她藏了三年,除了已故的赵老看过,大家都没福气看过。
“叫周老他们上来,小宋又故伎重演,这次说什么也饶不了你。”
那两个作家赶紧电话通知老家伙们。
第六百一十一章多结个善缘
“什么,小曈真写传统文学小说了?”
“小朱,你没骗我吧?”
“他真的写了啊?”
老国宝们得到电话通知,一个个不敢相信,其实他们电话也少用,那两个作家找了半天才通知到十几个。
“小宋,手稿还是电子稿?手稿的话我明天过去看,电子稿发我邮箱,我孙女帮我下载我看。”
“小宋,赶紧分享。”
“小宋,小曈真写文学小说了?写得怎么样?给我也看看。”
“原稿在你那?”
“……”
一群老家伙私聊宋校长,因为他们跟苏曈的关系没宋校长那么好,知道小说还没出版,一般人看不到原稿的。
宋校长哭笑不得,一个都不回,在群里说道:“大家别私聊我了,一两个私聊我还有可能把原稿给你们看,现在一个不差都问我要,那绝对不行,规矩大家都知道。”
一群老家伙看到群里的消息,一阵无语,敢情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
“小曈写的文学小说叫什么名字?小宋看完了吧,觉得如何?”
拿不到原稿,大家只得退而求次,问问能问的。
“名字挺独特的,就叫《****》。”小说名字不用隐瞒,宋校长如实告知。
“一听名字,小曈果然与众不同,难道是为我们这帮老不死的写的?”有人问道。
宋校长一愣,她怎么没想到,苏曈写这本小说,好像真的是为这帮老人写的。
为了达成他们的心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