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2/4)
“shā • rén了!shā • rén了!”外面突然乱声大噪,打断了王厚的介绍,上百个嗓门一起在高喊。
“什么?shā • rén了?”王舜臣一下兴奋起来,“那一定要去看看……”
王舜臣刚刚跑过去,一队卫兵也慌慌张张地赶了出去。一个小吏急匆匆地冲进官厅内,很快刘昌祚便板着脸大步走了出来。他步履如飞,几步走到门外。转眼之间,围墙的另一边,便是一片寂静。
王韶也慢慢的踱出来了,阴沉了好几天的脸色却有了多云转晴的迹象。两个小蕃部在古渭寨中闹出了人命,刘昌祚肯定要落个管束不当的罪名。而与蕃部有关的事务都是王韶的分内事,这一次正是他插手古渭的良机。
看着韩冈迎上来,王韶不禁欣慰的笑起。若不是这位年轻人的谋划,让他到古渭来过年,也把握不到这个幸运的机会——区区一条蕃人性命,多半就会被刘昌祚所掩盖。
等到硕托部和隆博部因此而重起纷争,连最基本的蕃人情报都无法掌握的蕃部提举,便会成为关西官场上的笑柄,也会承受天子和王安石的不满。李师中、向宝之辈当然更会趁机攻击于他,以便夺回对蕃部事务的管辖之权——如果让他们成功,渭源便会筑城,熙河照样开拓,只是这一切的功劳就不再姓王,而是李师中和向宝的了。
真得多谢韩冈,王韶心里想着,不枉他向朝中递上荐章。声音带着笑意:“两部争斗,殴伤人命,不是件小事。且去看看刘子京是怎么处置的……”
ps:都说是盛唐弱宋。但如唐朝这样把子民几万几万的丢给蛮夷的情况,至少在北宋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几次。
今天第一更,求红票,收藏
第33章女儿心思可知否(上)
已是熙宁三年正月初八。
厢房中,一灯如豆。韩云娘趴在桌前,小巧的下巴压在手臂上,呆呆的发着怔。
‘三哥哥怎么还不回来……’
她侧着头,灯火映红了小脸,一根一根的扳起手指算着。三哥哥是腊月二十二被拉去的古渭。当时娘娘还抱怨说‘皇帝不差饿兵,打仗不赶年节。就是西贼也要过年,都快年底了,还要拖着人往外跑。’
而三哥哥那时就说,肯定能赶在除夕前回来。可如今除夕过了,年节过了,都已经是正月初八了,早早就该回来的三哥哥却始终不见踪影。
“大骗子!”
韩云娘百无聊赖的在桌面上划着手指。老旧的方桌上,每一道痕、每一条沟,都数了一遍再一遍。今天该做的针线活都摊在一边,好久都没动过。明天说不定又要挨娘娘骂了,但小丫头总提不起精神来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