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突击炮和坦克集团军(2/2)
林俊把设计新式火炮的任务交给了费尔多-费多罗维奇-彼得罗夫。让他组织一个设计团队在海军的100m毫米B-34型炮的基础上搞研究。
命令很专制。除了B34型。其它的100毫米口径火炮都不需要去浪费时间----彼得罗夫在速度非常快。自从去年11月得到命令。这会新型炮已经定型。命名为D-10:还是两个型号。坦克型的为D-10T而自行火炮型的为D-10S。这两种型号仅有很小的区别。
林俊并没有因为彼得罗夫的自作主张、多设计了个坦克用D10T而发火。但让设计局暂时保留D-10T地设计。而准备投产D-10S。
几家工厂反应现在地生产任务已经压得他们快喘不过气。如果这会上马装备D-10S型100毫米反坦克炮的SU-100坦克歼击车生产计划。那SU-85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坦克的制造。
林俊早就吃过大跃进的亏。于是命令SU-100的生产计划暂时压着。连D-10S的生产也暂时押后。至于时间。-100就会具备生产的先提条件----它的对手!
对付“虎、豹”们SU-85也成。但SU-100当然更好!
同这会红军大量使用地SU-76的设计、-85和SU-100可是说完全就是为对付对手的坦克、突击炮而准备。而SU-76虽然具有不错的反坦克能力。但其主要任务是对步兵实行近距离火力支援。反坦克作战排在了第二位。
林俊就要返回城区。临别之时紧紧握了握扬克罗夫的手:“有事就给我打电话。你知道往哪打。”安德烈。打不通怎么办?”扬克罗夫终于用上了几年前的称呼。
“呵呵。那就找古谢夫。电话基本会从他那过。”
回到明斯克的办公室时。已经有份来自莫斯科的文件在等着他:如果不是三个新地方面军司令员还没上任、部队整编连开始都还算不上。林俊这会就该返回莫斯科了。
根据将有可能出现的夏季坦克大战和乌克兰方向进攻作战的需要。最高统帅部决定要组建5个坦克集团军。这可是红军历史上最大建制地装甲突击集群!
40年那会都认为机械化军都有可能指挥不灵。而现在经过实战考验。更大规模的坦克装甲集群都要投入作战!
这并不是对完全新的部队进行组建。而是在原有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基础上组建5个坦克集团军。其中第一和第四坦克集团军将部署在乌克兰。另三个坦克集团军将在莫斯科附近组建。归属最高统帅部。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部署到白俄罗斯。或将其中一个调往乌克兰。
坦克第1集团军将在目前西南方面军所属第38集团军地基础上组建(注意。红军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被改编为其它番号部队后。原有番号基本不会废除不用。而是再聚集一批部队重新组建。这38集团军就将被重新组建。只不过所辖部队不同了。而这样的情况在卫国战争中很常见。比如红军卫国战争时期的1个坦克集团军和5个突击集团军基本就是这么来地。)。将编有坦克第13、第28军。步兵第131和第399师。坦克第158旅以及若干炮兵、工程兵和其他部队。
其集团军司令员的人选让林俊眼前一亮: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炮兵少将。
那是名优秀地指挥员。非常有特点----脾气火爆崇尚进攻、性格刚烈浑身是胆!让他指挥一个纯粹就是为进攻的设立的坦克集团军。在林俊看来正好是“门当户对”!
一看他几天前的职务。林俊都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骑兵第六军军长。林俊知道历史上莫斯卡连科在1955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但着直接从骑兵军军长担任坦克集团军司令员。这差别也实在有点大。
林俊不知道。莫斯卡连科“照理”要先担任第38集团军司令员。然后才是坦克第一集团军司令员。但这会在第38集团军司令员位置上的并不是他。倒是有不少高级指挥员对他的进攻思维和作风非常看重。自然有人做举荐。
要询问骑兵高级指挥员的调动的情况。找布琼尼没错。
接通电话。“谢苗-米哈伊洛维奇。你那有没有收到统帅部组建坦克集团军的文件?”
林俊文的直截了当。布琼尼喜欢那样。
“是的。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就在一小时前。”
“第一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地人选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这人你怎么看?原来是第6骑兵军军长。”
“果敢、崇尚进攻。虽然不是骑兵出生。但有骑兵一往无前地胆魄。而且富有指挥才能。”
“谢谢。谢苗-米哈伊洛维奇。我会给统帅部打电话。就确定其担任坦克第一集团军司令。”
林俊这不是到布琼尼这瞎问。口气是恰到好处:布琼尼能听出林俊的询问口气----人是不是你推荐的?
没有什么不满。就是了解此人如何。
要组建坦克集团军的消息林俊早就知道。但并没有去做什么推荐。显然骑兵部队那边向统帅部反映过莫斯卡连科这个悍将。这会就派上用场了。应该只是向上面反映这个指挥员的能力出众。而不是直接举荐他担任什么。
发给林俊。这人选如果他同意。那统帅部就会立刻任命。而不需要经过什么考虑斟酌----斯大林和林俊都认为这人不错的话。还用考虑什么呢?
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1920年参加红军。192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毕业于乌克兰红色指挥员联合学校(1922)。工农红军炮兵指挥人员训练班(1928)和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高级指挥人员进修系
莫斯卡连科参加过国内战争。当时为列兵。曾在乌克兰和克里木对白卫军和马赫诺匪帮作战。在顿河和北高加索同fǎn • gé • mìng匪徒作斗争。1922年起在北高加索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工作。历任炮兵排长、连长、营长和炮兵团参谋长。1934年任炮兵团长。1935午6月任远东机械化第23旅炮兵主任。1936年9月任基辅军区机械化第133旅炮兵主任。
39年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高级指挥人员进修系毕业后。任彼列科普步兵第5l师炮兵主任:在该师编成内参加了1939--194年苏芬战争。为基辅军区参加苏芬战争的少数部队之一。其本人在炮兵使用方面表现出非常高的水平。后任敖德萨军区步兵第35军炮兵主任。1940年8月--1941年5月任该军区机械化第2军炮兵主任。
1941年5月起任摩托化反坦克炮兵第1旅旅长。就旅长职务上参加了卫国战争。后历任步兵第15军军长、骑兵第6军军长。
坦克第二集团军在第三后备集团军的基础上组建。将辖有:坦克第11、第16军。步兵第60、第112和地194师。步兵第115旅。滑雪兵第28旅、刚刚获得“近卫”称号地近卫坦克第11旅以及其他兵团和部队。
坦克第二集团军司令员人选是原第17集团军司令员普罗科菲-洛格维诺维奇-罗曼年科中将。
坦克第3集团军将以第58集团军为基础组建。暂时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辖坦克第12和第15军、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师、步兵第154和第264师以及坦克第179旅。编组完成后将前往白俄罗斯前线。司令员人选为帕维尔-谢苗诺维奇-雷巴尔科少将。
雷巴尔科也是个林俊熟悉的指挥员。因为他在40年那会是驻中国武官。而历史上更是在194年就被授予“装甲坦克兵元帅”军衔。
其1919年加苏联共产党。1919年参加入红军。毕业于高级首长进修班(1926。1930)和伏龙芝军事学院(1934)。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为列兵。1917年12月参加赤卫军。
国内战争期间。任骑兵第1集团军的团政委和旅政委。同白卫军和波兰白匪军作战。192年任骑兵连连长。1928--1931年先后任团长、团政委、骑兵旅旅长和骑兵旅政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任山地骑兵师副师长。1937--1940年。曾任驻波兰和驻中国武官。后来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战争开始后。雷巴尔科担任了第34集团军副司令。他虽然不是装甲兵出身。但对指挥坦克部队作战了如指掌。作战勇猛、思维缜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其平时沉默寡言。但一旦行动起来就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坦克第4集团军将在顿河附近组建。下辖坦克第22和第23军、步兵第18师、坦克第133旅、歼击第5旅以及若干dú • lì部队。司令员为瓦西里-德米特里耶维奇-克留乔金少将。
坦克第5集团军将在莫斯科军区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下辖坦克第2和第11军、步兵第340师、dú • lì坦克第19旅以及若干炮兵和其他部队。组建后最有可能归属白俄罗斯前线。
集团军司令员人选亚历山大-伊里奇-利久科夫少将。一个作风硬朗的指挥员----林俊认识他。也知道他在“那场卫国战争”中的结局----1942年7月25日。在沃罗涅日州梅德韦日耶村附近阵亡。(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