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德国重型战车!(2/4)
需要装备性能凌驾于俄国坦克之上的新式坦克。因为从工业特点和资源上考虑。德国不可能像苏联那样干----如果想喝和苏联拼装甲部队的装备数量。那德国不用打就已经输了。
德国人不是被夸大了的“病态完美主义者”。对苏维埃俄国的军工思维还是有些了解的:苏制武器实用、性价比高。俄国人对武器的性能要求很明确,一旦确定性能指标。就用最小的成本和最简单的工艺来实现它;能用数量轻易解决的问题也不刻意追求质量----只要够用就认定死理埋头苦干!
苏联军工的优点德国了解。而德国在技术上占有优势。造出比苏联坦克更先进的装甲战车是有信心的----不过俄国人可以搞“大批量粗制滥造”。德国却不能这样干。承受不起。单单一个原料就被卡死!
这会在德国将领面前的“装甲菜单”里。三号和四号坦克面对俄国坦克已经相对落伍。虽然从全世界考虑还是非常先进的:三号坦克生产线在目前看来只有改装生产自行突击炮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而四号长身管坦克还必须生产。不然军队装备将会青黄不接。
虽然处于一定劣势。“拼一下”的能力四号坦克还是有的。
对希特勒来说这会不算“一穷二白”。德国坦克制造工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流水平。技术储备有。而且各大军工企业很早就的到了研制装备大威力坦克炮的重型坦克的命令。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
古德里安39年在布格河西岸挨的那顿炮弹让德国人看到了同苏维埃俄国坦克工业的部分差距。加速了德军新式坦克的研制。先进的四号坦克成了应急装备。而这会已经有两种新式坦克已快到实用阶段----那就是五号“豹式”中型坦克和六号“虎式”重型坦克!
至于那些三号坦克的的盘设计、生产线也不会被浪费。基于三号坦克的盘研制。安装了长身管75毫米反坦克炮的自行突击炮已经下线。
苏联的KV重型坦克德国军工生产企业见过。前线部队缴获过一些。34就更熟悉了。跑的快装甲厚度也不是小口径或低初速中口径坦克炮能有效对付的;那种前线部队报告的“红色猛犸”没有缴获一辆。据报告显示其火炮威力巨大。而装甲厚度至少同KV类似。
要有效对付上述三种苏联坦克。希特勒手中还有点筹码:两种已经开始投产的大威力坦克炮----莱茵金属生产的75毫米半自动KK42L70火炮和由克虏伯公司研发并生产的88毫米口径电动击发KK36L/56(L/56指炮管长度为口径的56倍)坦克炮!
有炮没车也不行。德军目前所装备的坦克。。IV。其战术性能都偏重于机动性。火力和防护不足。在东线战场上与红军T-34中型坦克交战时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由于在39年就的知红军装备76毫米坦克炮的坦克存在。194年。德国MAN。亨舍尔等公司就接受军方发展30t级坦克的委托。以PzKpfIV型坦克为基础研制。
在东线战争爆发后研制速度大大加快。借鉴了T-34坦克的外形制造出样车。型号定为VK3001。其中MAN公司(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工厂股份公司)的样车在1941年底改装上长身管75mm口径加农炮和改进了外形后被定名为VK3002型试验车。就是以后的PzKpfV豹式坦克。
德国军方认为它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坦克。最后由MAN公司的设计在去年11月军方采用。德军要立刻把这款坦克优先投产。希特勒严令要在今年2月就拿出定型坦克。到四月就必须进入到大批量生产阶段!
豹式无疑是为了对抗苏联T34坦克而制造出来的。这会已经造出的第一批30辆最初试验型豹式坦克借鉴了苏联坦克设计上的思路。同去年上半年之前的设计相比。其最主要改进是采用了倾斜式装甲。增加来袭炮弹产生跳弹的可能。而且也增加了装甲水平方向的厚度。使的不易被射穿。
此外为了应对东线相对糟糕的道路条件和泥泞。采用较宽的履带以及较大的负重轮改善在松软的面上的机动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