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极致3——细节(4/4)
XB-35陷在了动力系统的死结上。它的性能也比其它采用活塞式发动机的常规布局轰炸机没什么优势,远距离奔袭精度还比不上B-17,加上紧接着随着喷气式发动机的出现,注定是个失败的项目。
而YB-49,在喷气式动力已经在轰炸机领域普及,加上美国航空工业的体制,最终也只能黯然收场,虽然美国政府已经决定接收它----但开出的条件显然是诺斯罗普和他忠实地员工所难以接受的。
YB-49不是失败在了技术上,而是不负责任的维护、恶意破坏(就是在确定合同要被取消后,它还创造了历史速度纪录。在美国国内飞了个来回,震惊了航空界,但最后发动机着火----机场地面人员没给它的发动机加满润滑油!显然是故意地,因为不是在公司控制的机场。)和托拉斯大鳄的利齿之下!
如果在45年之前就有一种采用可靠的喷气式发动机、飞行品质达到Ho-229级别的飞翼式中程轰炸机出现。飞翼机的发展会如何?
不用说,它会成为第二个梅塞斯米特262,甚至比它更让对手头疼!
不过原型机就是原型机,比如伊留申科就建议:如果要作为中程轰炸机使用,最好采用双人机组----飞行员加副驾驶,要有两套飞行操纵机构。
就是按照平均时速700公里计算,5个小时的来回满载荷飞行都将会严重消耗飞行员的体能,几乎可以同单人驾驶常规飞机10个小时相比!
飞行员要保持更高地注意力。副驾驶可以在途中减轻飞行员地压力。同时兼任导航和投弹的工作。
要设计成双人驾驶不难,增加地重量也不是问题----取消自卫武器让这一切都成为可能。不过驾驶舱的空间可能不会怎么宽敞:正副驾驶配置,那就得是横列,比不得常规轰炸机那样舒服,更像把两个战斗机座舱并列到了一块。
盖达尔他们还打算给飞翼加挂两个大型副油箱做远距离奔袭时使用----按照初步试飞耗油和载油量计算,这样在挂载一吨炸弹出击的情况下,航程应该在3800至4000公里之间:载油机器!
DP-1-2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可是不折不扣的油老虎!
还是动力,在设计师看来,怎样保证这些好不容易把第一次大修时间提高至120小时的DP-12正常运转是个难题----如果长途飞行,5个小时里飞行员们都得胆颤心惊,指望两边那两台声音惊天动地的发动机别出问题!
梅塞斯米特262使用的发动机空中寿命平均17个小时,加上几倍的地面运转时间,DP-1-2已经算不错了----至少林俊还算满意。
对于发动机满意的还有波里卡尔波夫----对他设计的“伊-20”而言,DP-1-2显然还算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