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钢铁巨兽(2/2)
马利诺夫斯基当然同意,当然这行不行的通以后再说,至少这叶夫列莫夫同志还是“挺讲理的”,“特尔特尼上校是我手里最好的坦克团长之一,在布列斯特那会,他地坦克团是同德军地“帝国”装甲师硬碰硬干过,把那个古德里安都一炮轰到了柏林的病房里。”
话说地很明白了:我不是把什么人拉来凑数的,给你的人可是货真价实的骁将----古德里安在柏林躺了几个月的病床已不是什么秘密,至于是不是让坦克炮轰成个破麻袋没人会去追究,马里涅斯科这会也就是吹吹牛,给特尔特尼的身份上贴贴金:到底是谁干的不重要,也查不清,只要是第11集团军的就成。
中午,叶夫列莫夫就乘车视察了各部队的抵达展开情况,也看到了那个配属给自己的特别混成坦克团----真的是“混成”,一千多号人的制服就是五花八门:工兵、步兵、后勤辎重、炮兵和坦克装甲兵都到齐了,还有些穿军医制服的,叶夫列莫夫甚至还看到个骑兵中尉!
部队打赢了整编,打残了也整编,第11集团军调出的这个坦克团里也是“梁山好汉”云集,什么人都有,但绝对是一个拉得动打得响的坦克团,不是什么拿来凑数的乌合之众,马利诺夫斯基还不想倒了第11集团军的牌子。
那32辆T34让绝大部分没有真正见识过卫国战争残酷性的3集团军指挥员知道了什么是殊死作战----没有一辆坦克身上不存在弹坑,有些可以说是遍体鳞伤,外部装甲上到处都是激战留下的痕迹。
“有些坦克炮塔没用了,我们就从车体毁坏的坦克上拆一个装上,有7辆都是这么拼凑出来的。有些车组都已经换了几批,都是人没了坦克回收还能修,这段时间都是这样拼拼凑凑过来的。”特尔特尼在一边做介绍。
这会在他们面前的那辆T34,明显看得出前装甲上有被反坦克炮直接击穿后焊接修补的痕迹,位置正在驾驶员前面。
叶夫列莫夫要到里面去看看,车组成员打开了盖板。
“这辆车的上一个车组全体阵亡,一发88毫米穿甲弹直接击中。德军其它的反坦克炮T34还能对付,这88毫米高炮只要一发,十有bā • jiǔ就光荣了。上个车组是个英雄车组,击毁过四辆德军坦克。”
特尔特尼上校敲了敲装甲板:“我们用了一个星期才把它修复,要不是只有炮塔里还有几发炮弹,这车也就没了。”
大家都明白88毫米穿甲弹威力惊人,而驾驶员附近如果还有炮弹,很有可能发生殉爆,如果那样,整辆坦克只会留下堆废铁。
相对于满身战争痕迹的T34们,那二十辆还散发着油漆气味的“斯大林”重型坦克可以用视觉冲击来形容!
长长的52倍口径1940式105毫米坦克炮体现着它无与伦比的强大火力,庞大的体型显示着它超人一等的体重,明显敦厚的装甲表明它不仅仅火力强劲,还皮坚肉粗,轻易就想击毁它根本不可能。
“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金同志设计团队的杰出设计,因为战争的原因,这一批还是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的最新产品。”
在这里波尔-马蒂索维奇-特尔特尼上校也算是坦克专家,说到眼前这种巨大的战争机器就来劲:它实在是重型坦克部队梦寐以求的大家伙!
“车体前上装甲板倾角70度,厚120毫米,侧面装甲板厚89至90,后部装甲厚22至64,底部装甲板厚19毫米,顶部装甲板厚25。炮塔装甲板厚30至102毫米。那门105坦克炮绝对是全世界威力最大的坦克炮,能够在2000米距离内击穿目前出现的任何一种德国坦克。如果使用爆破榴弹,对建筑物和掩体也具有非常可观的破坏力。”
因为设计的原因,只有四名成员,普通型有一部电台,炮塔里有三个人,用的是整装弹,对装填手的体力是种考验---还好,因为1940式坦克炮是专门为坦克设计的,炮弹重量还在装填手体能承受的极限之内(现代的105毫米脱壳穿甲弹比一般的105毫米炮弹要轻很多,当然41年的装填手面对的是重得多的弹头,但整弹重量也不超过现代的120坦克炮炮弹。),整车备弹40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