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漫长的征程(3/4)
“这里还是小意思,到了中国的西部,那里的天气才叫热。”林俊告诉妻子。
、、、、、、
822下午,列车抵达了阿拉木图货运车站,迎接志愿航空队的是先期抵达这里的阿拉木图基地指挥员阿列克谢耶夫和手下的地勤人员。
由于这次出征是秘密的,除了必要的接待人员,这些人员和飞机来阿拉木图的真实意图没几个人知道。不仅是这里,就是在莫斯科也不允许谈论出征的行动。
这边地勤人员和飞行员一边开始进行紧张的装配和试飞工作,而指挥员们也没闲着,进行细致的转场准备工作。阿拉木图距离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伊犁空中直线距离有500里,这段航程虽然不远,但对所有飞行员而言都是陌生的航线,而且地面上的地形非常复杂,不是雪山就是高原。还是一个面积广大地无人区。
会议决定由库尔丘莫夫带领四架DB-3远程轰炸机作为全队的开路先锋,而在这几架轰炸机出发的三天内,所有的飞机将全部抵达乌鲁木齐。
在林俊他们的军用列车抵达前,已经有从其它地区运送补给品的列车抵达阿拉木图,还有一批临时改装成运输机的DB-3:NT-9先期抵达这里,他们将负责向中国运送航空队的物资与后请人员。
除了阿拉木图外,在中国境内地一系列转场机场,也已经部署了苏联的地勤人员。包括气象,无线电,维修等专业技术员,他们都是先期从陆路过去的。
在出发前林俊和安德卢普夫再三提醒飞行员们,一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有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出现。
1937年9月5日台),哈密,安西,肃州(酒泉),凉州(武威),最终抵达黄河边的兰州。
虽然林俊是急着要去南京,但不得不在兰州整修几天,因为他们有些飞机被这糟糕的天气和临时修建地机场弄的伤痕累累。但幸好没有出现减员的情况。这一路上麻烦不断,有飞机在降落时因为糟糕的机场环境而冲出跑道受损。甚至有一架SB-2炸机在降落时机轮突然陷入一个大坑而折断了起落架,而那个大坑就出现在凉州新修建的机场的土质跑道上。在检查的时候。飞行员才发现机轮陷进的竟然是座墓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