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后记(2/4)
而他最终从同样虚无的仇恨中清醒过来。
哪怕只是神志不清时完全出于潜意识的决断,他做了一生中最不后悔的一个抉择。尘埃落定以后,他心灵深处渴望的结局,以最大的宽容,慷慨地回报给他。
我对小说的观点是,人物命运必须取决于在特定环境下的个人行为。云缇亚的一生,尝过天真的代价,最后也是用自己的手,接住命运对成长的赠礼。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本文中,多次重复《一九八四》这一句看似光明实则深黯严酷的话,但我真心希望能在这篇小说里,借它托载上一点点字面意义。奥威尔是位矛盾的斗士,他坚定地反对极权,也同样坚定地信奉着社会主义,既不见容于苏联也不见容于英美,被两边都视为异端,饱受排挤;他用冷静睿智的笔锋洞穿绝望,却也带着自己的梦,构想着“民主社会主义”的未来。
我尊敬所有从幻灭的废墟上站起来的人,他们挣扎太久,终于从天人交战的战场上获胜;他们没有预设的立场,只有原则;他们理念有别,经历有别,有的善于思考,有的并不,有的成熟且强大,有的觉醒得很晚,或许逆风而行,或者顺流而下,但他们的举动都基于良知和本心。
本文就是这样一个人——或者说,一些人,和他们的国家的故事。
这是一个国家最终得到了拯救的故事。
这是一个人——或者说,一些人,最终拯救了自己的故事。
最后,并且最重要的,依然是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