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三十章 少室山下轩辕关(3/4)
哦,对了,所谓的大将军府正是之前刘协居住的皇宫。
司徒赵温曾以僭越为由提出抗议,但大将军府军师荀谌反驳既然皇帝西狩,这里也就不能再算皇室宫殿,大将军作为官职最高的大汉官员理应住在最好的居所之中,与赵司徒和曹司空有所区别。
赵温本想据理力争,但无奈孤掌难鸣,就连那些皇室重臣也都赞同荀谌的说法。赵温一气之下只能称病不再理事。
对于郭图的提议,袁绍只思考了几秒就拒绝了。
“公则所言虽然不错,但我军缺粮,许都附近也都被曹贼搜刮干净,如果再征召军粮,无论河北还是中原都将严重影响到春耕的进行。”
可能是因为没抓住曹老板,官渡之战胜利的不够完全,袁绍思路十分清晰。
“但大部队不能出击,不代表就不理睬司隶的曹军。友若!”
荀谌上前一步:“属下在。”
袁绍道:“以我的名义,让陈孔璋(陈琳)再拟一份檄文,直言曹操裹挟汉帝之罪,劝他早日迷途知返,带汉帝回来,如果那样我和他还有机会同朝为臣。
“再将檄文告天下各方州牧、刺史、太守,曹贼大逆不道,天下人可共击之。任何人在这个时候征讨曹操就是我的朋友。”
荀谌道:“属下领命。”
袁绍又道:“邺城是北方重镇,但中原才是汉室的中心,从今日起我就留在许都代理朝政,直到天子归来的那一天。我认命审配为邺城守。尚儿,我以大将军兼太尉代理朝政的名义封你为冀州刺史,你返回邺城,替为父看好冀州,要知道冀州才是咱们的根本之地。至于我自己,就能者多劳,再兼任个兖州牧吧。”
一名样貌和袁绍有七八分相像的年轻人赶紧站出来拍着胸脯说没问题,这人自然就是袁尚了。
话说袁绍喜欢袁尚也是有道理的,袁尚不仅长得像他,平日间作风也和袁绍几乎无二,不仅头脑清醒,还能够礼贤下士,对待寒门子弟也能一视同仁,官渡之战中坐镇邺城在审配等重臣的辅助下完美的完成了粮草供应的工作,因此在袁绍内部大部分人都支持袁尚接替袁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