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在寿春建一座书院(2/4)
看到这些书生,想到这个时代的受教育水平,赵文忽然反应过来,如今大量读书人聚集寿春,恐怕现在的寿春绝对是整个大秦读书人最多的城市。
有这么多读书人在,自己为何不建立一个书院,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传出去!
能够传承下来的诸子百家,最先要做的,就是要生存下来,所以诸子百家的各种典籍多年来肯定是一次接一次的修改,以适应政策的变化。
最理想的状态自然是诸子百家全部使用来治国,但这却永远只是理想。
文化学派之间的争斗同样也是你死我活,诸子百家留到现在的可没有多少了。
更为麻烦的是,如果诸子百家没有一个主体来吸收各派,必然会造成大秦文化和思想方面的混乱甚至是分裂,这比地域的分裂还要严重。
所以将百家融为一家,将大秦的文化完全统一,对自己来说就是势在必行。
现在的诸子百家,自己没有一个满意的。
至于从后世将成熟的思想体系照搬过来,赵文也从来没有想过。
文化的形成,必然是结合了当时的环境,照搬过来不但无法融入大秦,还极容易造成混乱。
如果自己建立一个书院,将后世的一些想法和观点传出来在书院之中讨论,最后结合大秦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然后以诸子百家融入其中,才是最为适合现在的大秦的。
“召刘邦、萧何、范增来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