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章(1/2)
纵观后宫众妃嫔,其实许多人都符合养万黼的条件。
安嫔性子好,又不是爱争锋的人,万黼若是跟着她,能够安稳度日。
荣嫔也可以,但是荣嫔的心思恐怕不能放在万黼身上多少,毕竟还有荣宪和胤祉在。
有聪明伶俐的亲生儿女在,怎么会对不聪明的养子费心思呢。
可万黼的情况又需要养母多加用心才可以。
敬嫔本来也适合做万黼的养母,但是从她主动去找那拉贵人这件事就能看出来,她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人。
若是知道万黼的情况说不定就不会愿意养一个这样的孩子了。
既然是为万黼好,就得给他找一个能够对他好的养母。
玉瑶自己主动跟皇上提了安嫔,安嫔并不在意孩子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如果能养着万黼,对安嫔来说是好事,对万黼来说,他也能得到一个额娘全心全意的爱,也是好事。
这样的事情正是一举两得,但是也要看当事人的意愿的。
于是玉瑶派人叫安嫔过来长春宫议事。
安嫔本来沉着冷静的样子,听了玉瑶的话,瞬间破防,嗓门都高了起来,“养万黼?”
“那拉贵人能同意吗?”安嫔有些疑惑的问。
玉瑶便将万黼的情况给她说了一下,“这事也要看你自己的意思,若是你不愿意,本宫也不强求。”
毕竟万黼是要过继出去的,不能记在名下,还是那么一个情况,找养母就困难许多。
若是孩子正常还好说,后宫里肯定抢着要。
而且还得考虑养母是真心接受的,不然背地里若是给万黼受委屈了,他也难表达出来。
安嫔低头想了半天,炭盆都添了两回,玉瑶已经喝了两壶茶了。
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我愿意。”安嫔同意了。
安嫔抿嘴笑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见过万黼很多次,他是个乖巧的好孩子,我也不指望用孩子就争什么,能有一个孩子让wǒ • cāo心,高兴都来不及呢。”
玉瑶仔细看着安嫔,确定她说的是真话,也有些感叹,万黼和安嫔的缘分。
安嫔接着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把那拉贵人移到别的宫里去。”
就算那拉贵人自己想着摆脱万黼,但是若是看到孩子跟她亲近,说不定就会突然不愿意了。
玉瑶直接同意了,跟皇上说了之后将那拉贵人移到了咸福宫去。
那拉贵人搬走的时候可是高兴的不得了,像是摆脱了一个大麻烦那样轻松,脸上都带着笑容。
临走的时候,那拉贵人鬼使神差的回头看着万黼,明明这是她想要的,可是心里难过的厉害。
万黼正在安嫔怀里,小脸上一片单纯,他不能理解那拉贵人已经不再是他的额娘了。
胤禶在奶嬷嬷怀里啊啊叫出声,那拉贵人立刻过去看儿子。
心里念叨着,我有儿子,我还有胤禶,我会过的很好。
那拉贵人不再留恋,带着奴才们离开了。
安嫔冷眼看着那群人的背影,只抱着万黼不说话。
万黼还不太能理解,他本就反应慢,纯净的眼睛看着那拉贵人一步步走远。
搂着安嫔的脖子问道:“额娘呢?”
安嫔没说什么你额娘不要你的话,摸摸万黼的小脑袋,“你跟安额娘一起生活好不好啊?”
万黼皱着小眉毛问道:“额娘呢?”
安嫔眼神示意,身边宫女拿了一块糖出来,安嫔塞进万黼嘴里,“喜欢吗?”
万黼瞪大眼睛,小手捂住嘴巴,甜蜜的味道在嘴巴里蔓延。
安嫔:“你跟安额娘在一起好不好啊。”
万黼咯咯笑着点头。
安嫔突然有点庆幸,万黼没有那么聪明,所以才能这么快接受她。
他现在年纪小,以后多教教就会只认她做额娘了。
既而又有点心疼,那拉贵人之前一定冷落了万黼许久,才让万黼没什么留恋。
不久后,皇上下旨,万黼过继给恭亲王隆禧为子,养于宫中安嫔膝下。
不知道这道旨意让太皇太后误会了什么,也许她认为这是玉瑶在给自己人谋利益。
立刻跟皇上说,自己年纪大孤单了,想养胤祺。
皇帝现在儿子里,除了太子和保清,也就是胤祺出身最好了,而且年纪还小,能够养的熟。
康熙皱眉就想拒绝,太皇太后这么大年纪了,还养什么孩子,别又有什么心思。
太皇太后立刻叹息道:“哀家年纪大了,养孩子确实不太方便,那不如给你皇额娘养吧。”
“哀家对不起她啊,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哀家年纪又大了,说不准那天就离世了,只剩下她一个人,若能有个孩子承欢膝下,那就好了。”
太皇太后话都这样说了,又是自己年纪大了,又是对不起太后啊什么的。
康熙根本没法拒绝太皇太后说法,反正是给太后养。
两人各退了一步,交给太后养正好。
太后比太皇太后要明白多了,康熙想了想就同意了。
太后人在寿康宫坐着,突然就多了一个孩子,也很无措。
太皇太后完全是自作主张,根本没跟她说过这件事。
突然就从别人那里抢了一个孩子过来,还是一向孝顺她的宜嫔的孩子。
可是太后看着胤祺的小脸,伸手抱了抱,又说不出拒绝的话。
她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人在寿康宫活着,她也舍不得放开胤祺。
宜嫔还没出月子,孩子就被抱走了,还不敢哭泣,免得让人以为她心存怨怼。
努力的吃各种补身体的东西,就准备着出了月子好去太后哪里看孩子。
胤祺能在太后膝下长大,身份一下子也提了许多,她要是敢表露出不满,那就是自己找不痛快呢。
太后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更何况她对宜嫔很是喜欢,她只是祖母,那能独占着孙子不给人家亲生额娘看呢。
特意叫体面嬷嬷过去给宜嫔传话,出了月子以后,可以常来寿康宫看胤祺,还特意赏赐了好多东西。
宜嫔心里对太后的感激更浓厚,亲自做了衣裳鞋袜等物送过去,但是对太皇太后却有了些深藏的怨。
后宫里原本关于淑妃和温嫔那些流言蜚语瞬间消散许多。
无论是万黼阿哥过继,安嫔成为养母,还是宜嫔的胤祺阿哥养在太后膝下,都是新鲜的事情。
许多人都私下议论,此次晋封,安嫔和宜嫔很大可能有一个位置。
但是其他人忘了那些流言,一直注意着的梁九功可没忘。
淑妃娘娘的事情在皇上这从来都不是小事,梁九功早早就禀告了上去。
康熙也腾出手,准备处理一下跟这有关的事情。
康熙,作为一个年幼登基的皇帝,从权臣手里拿回掌控权,弄死冒犯自己的满洲第一勇士鳌拜。
顶着皇祖母和朝臣的反对,做出了撤藩的决定,这样一个虽然年轻但是人生经历丰富的皇帝。
可以说他见识过各种各样的情况,一直都是从容的面对一切,但是在此刻,他无语了。
从来没想过一个后宫妃子能让他有这种情绪,就是想要逃跑的感觉。
本来在流言出现的时候,他就判断此事跟温嫔脱不了关系,也不需要查什么的。
如果温嫔也是流言的受害者,她没有想要与玉瑶争锋的心思,那么她最该做的就是去长春宫请安,给玉瑶赔罪,极力陈述自己的无辜。
而不是现在在他面前哭哭啼啼。
温嫔眼眶通红,不停的留着泪,但是却口齿清晰的说着自己的罪过。
柔若无骨的手捏着手帕放在胸口,任谁看都是一副受了大委屈的样子,“皇上,臣妾实在是万分羞愧,不知道为何会有那样的传言,臣妾进宫不久,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心思。”
眼眸温柔如水看着康熙,“臣妾自知没有淑妃姐姐陪伴皇上久,比不得皇上和姐姐之间的情分,也万万不敢有僭越的心思,只盼望能侍奉皇上左右便满足了。”
她眼睛里倒映着康熙的面容,却是无端的冷漠和无情。
康熙本来是打算过来给温嫔一点警示,让她安分守己一些,不要在后宫兴风作浪。
可温嫔摆出了这样的姿态,就叫人觉得无语了。
若是别的什么事情,一点流言而已,既不牵扯朝政也不牵扯他,温嫔哭诉几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是温嫔心思太大了,进宫不到一年,就想着跟淑妃地位相当。
此次晋封也想掺和一脚,这康熙不得不认为,她是想做皇后吗?
温嫔柔柔弱弱的流的半天泪,看着皇上还是没有表情,心里一颤。
帕子被拧的更紧了些,哽咽道:“臣妾打算去长春宫给淑妃姐姐请罪,底下奴才乱说话却牵扯了姐姐,是臣妾的不是,只盼望姐姐能原谅臣妾。”
眼看着皇上的面色和缓了,温嫔心下暗恨,面上却还是委屈的样子。
亲自捧了茶过来,柔声道:“皇上来了臣妾这里之后还没喝上一口热茶呢,这是臣妾亲自泡的碧螺春。”
康熙没有接,看着温嫔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朕觉得,你哭了这么久,才该喝一杯茶,润润嗓子才是。”
温嫔脸色一僵,随即说道:“皇上惯会取笑臣妾。”
康熙看她还在嘴硬,也不给她留什么面子了,
随即开口淡淡说道:“淑妃进宫以来,她的品格,朕都看在眼里,一个妃位是委屈了她,她管理后宫向来自有章法,朕也无意叫其他人影响她的地位,免得后宫混乱没有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