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七十九章(3/4)
梁夫人说:“那嫂嫂这就是同意了?”
周三夫人道:“你亲自看中的,那还能不同意?何况,你们家都愿意把晴娘嫁过去,我们就更愿意娶人家女郎进门了。”
梁夫人笑着点头:“既如此,那我就去问余家的意思了?”又说,“你别以为这事儿一定能成,人家姑娘可得宠着呢。人家父母就这一个掌上明珠,家里哥哥弟弟更是都看重她,即便是你们家这样的门第去提亲,人家也得三思再三思的。对了,你回头也同六郎说一声,别回头我那边说准了,他这头却不肯答应。”
江三夫人说:“六郎那里你放心,我去说。他那孩子一心扑在军务上,说终身大事皆由家里说了算,我看他那儿是没问题的。那余家那里,多少还是叫你费心些。”
梁夫人却笑道:“我自己的亲侄儿,费些心不是应该的吗?行了,我走了,过两日我再去叶台一趟,有了消息,定第一时间送过来。”
“那就劳烦你了,小妹。”
“嫂嫂别送了,我也不是客。”
因央人办事,就算是亲姑嫂,求人的态度总得有。所以,江三夫人仍是一步不离的亲自送了梁夫人出了门,然后她才折返回家来。
一回家后,脚下更是生了风般,直奔伯府老太太院子来。
虽她答应了,但上头公爹婆母尚健在,六郎又极得他们二老的喜欢,第一时间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总是应该的。
伯老夫人听后,自然说这是极好的。更甚至,听说秋穗曾是傅侯府老夫人身边的婢女,她还等不及,要先亲自去傅侯府上问一问傅家老夫人情况。
*
余丰年高中之前,叶台内就有不少人来登门提亲。而如今,余丰年以榜首的名次高中秀才后,余家娘子在叶台更是炙手可热。每日登门提亲的,简直要将门槛踩破。
更甚至,还有临县的,甚至是省城青州的人慕名而来。
但因还等着傅家那边的消息,余家对这些亲事,皆是一口回绝的。梁夫人这日又再登门时,余家刚刚送走一个媒人。余乔氏人才歇下,还没喝上几口水,听说亲家母来了,她立马又迎了出来。
梁家人前几日才登过门,此番又来,余乔氏心中自能猜到怕是为着什么事儿来的,不只是串串门这么简单。
将人请进了门后,梁夫人笑着道:“你这些日子累着了吧?方才我在门口,不知碰上的是哪家,还在那儿商议着,说改日再来登门呢。”
天渐渐热了,太阳照在身上,都是火辣辣的烧,一阵接一阵的知了声也闹得人烦心。
余乔氏一路快步将人引去接客的花厅,坐下来歇着后,才吐苦水道:“从前怕儿女们年纪皆大了,婚事难议,我愁。如今儿子们的终身大事都定下了,女儿也多家争着要,我就更愁了。我就这一个闺女,只一心想给她寻个能一辈子待她好的如意郎君,可如今登门提亲的这些,多半都不是真心冲穗儿这个人来的,叫我如何放心呢?”
“都是有女儿的,你如今的心情,我可是太理解了。”梁夫人琢磨了一下,又问,“整个叶台,包括青州,都还没看到一二个称心的吗?”
倒也不是真一个称心的都没有,只是已经有傅提刑珠玉在前了,旁的那些人余家大多都看不太上。他们或是看中秋穗的美貌,或是贪图余家前程,没一个是真心待秋穗这个人的。
如此比起来,傅提刑和梁家这种,早在余家发迹之前就真心尽显的,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都不是真心待我穗儿的,我实在怕草率做了决定后,穗儿日后会吃苦头。”
听说这边也没定下,梁夫人这才表明来意道:“我今日来,其实也是为着秋穗的事儿来的。我娘家有个侄儿,今年二十四,因前些年跟着我老父亲戍守在边境,所以就把婚事给耽搁了。如今调任回了京城,目前在西山大营供职,是个正六品的军官儿。我侄儿这个人的人品我是敢保证的,唯一不好的就是,他是从军之人,为人可能没那么温柔体贴。再有就是,日后若是军务上再有调动,他再被调去边境戍守,也是有可能的。我想的是,可否先叫两个孩子相看一番?成不成的都是后话,虽说如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最终毕竟是两个孩子一起过,还得他们自己拿主意。”
原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来说媒,随意编个借口也就打发了,倒也无碍。可如今,大郎未来的岳母来说亲,而且说的还是京中伯爵府的郎君,且还年纪轻轻就有军职在身……余乔氏就不会那么敷衍了。
但她也很纠结,傅家那边还毫无消息,也不知事情进展如何。还是没影的事儿,她自不好直接就将傅家抬出来。
所以,余乔氏一时也有些为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