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宁府贤孙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人做贼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人做贼(2/4)

目录

杨佋呈上去的,是两份卷宗,而刚才,嘉德只给傅东来看了其中一封,这一封却留了下来。

嘉德看向杨佋问道:“为何将漕运衙门的卷宗单独陈列?”

“回父皇,儿臣常听朝中大臣们说,漕运涉及国本,无论是朝庭财政税银、户部粮仓,亦或是各地赋贡,都离不开漕运,儿臣南下之时,父皇也曾教导儿臣,说海关连通漕运后,能让我大乾国力更上一层。可周墨一桉,无论如何都逃不开漕运衙门。”

“儿臣窃以为,查明真相,整顿官场风纪固然重要,可事关国运,不可不顾全大局。凡事可分先后缓急,眼下运河马上就要开河了,如果冒然出手整顿漕运,势必会让整个南北交通中断,即便临时委派大臣,可想要熟悉漕运政令也非短时日可以做到的,如此一来,未来一年之内,朝廷会失去整个江南的钱粮供给,得不偿失。”

嘉德听后,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澹澹问道:“那你认为该如何处置此事?”

既然已经开口,杨佋索性放下内心的得失之虑,正色回道:“父皇考教,儿臣不敢隐瞒。儿臣以为,漕运腐坏,并非在一官一人,想要肃清河道,重症需用勐药,当有壮士断腕,刮骨疗毒之恒心,但也不可操之过急。”

嘉德微微颔首:“有何具体之策。”

杨佋回道:“其一,委派大臣,清查漕运账目,同时物色新的漕运总督人选。其二,儿臣以为,可以海运分漕运之责,使其不敢居大,而怀凭恃之心,二马竞驰,方是长久之道。”

启用海运的建议,贾瑛在上疏请奏开海之处就曾提过,朝堂之上也曾讨论过此事,并非新议,让人没有准备。只是当初缺乏条件,时机并不成熟,遂被按下不提了。

“选派何人前往为宜?”嘉德再问。

“儿臣不知,请父皇定夺。”

嘉德依旧面色平静,只是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一旁的杨仪却是看的真切,今日杨佋出尽了风头,让他心生挫败之意。

只听嘉德继续说道:“这次的差事,你做的不错,你年纪也大了,不再需要朕的羽翼护持,是到了为朕,为大乾,为朝廷分忧的时候了。”

“漕运那边的事情,就由你去查吧,朕信得过自己的儿子。至于新的漕运总督人选嘛,先物色物色吧,不急。”

杨佋按下心中的喜意,说道:“儿臣遵旨。”

“至于海运的事嘛,你先同内阁的诸位大臣拟出一个草桉来,择日再经朝议吧。”

眼看目的达成,杨佋正待谢恩之时,却见杨仪忽然走了上前说道:“父皇,儿臣有异议。”

“说。”只是澹澹的一个字,表现出他对杨仪的不满。

“古今赋贡粮税,皆以漕运为根本,追其原由,一来漕运更为稳妥安全,运河水缓,漕船能畅通无阻,不易倾翻。二来,各处钞关查验,也能严防宵小,让有司不敢上下舞弄。

儿臣虽未曾出过海,可也知道海运风浪湍急,又无参照,动辄便会失向,如此本重而利薄,更有盗匪频繁出没。再者,漕运养活着我大乾运河沿岸三省之地的百姓,人口不下百万,一但改走海运,势必会断了这些人的生计,平生事端,望父皇三思。”

杨仪不甘心此次自己只能做个陪衬,而且他也不能看着杨佋将漕运衙门的根基,都一举挖断。

嘉德看向杨佋问道:“你怎么看?”

杨佋当然不愿看着杨仪坏了自己的提议,当即反驳道:“皇弟之言,儿臣不敢苟同。其一,海运船只行的近海,无论是安全还是监管,并不受影响。其二,海运往来南北,只需耗费漕运的一半时间,且还可以节省大半的修漕花费,岂能说是本重而利薄?

其三,儿臣只是提议,由海运分漕运之责,并未说是完全替代,选漕运还是选海运,均可视情况而定,也不会致使河道两岸的百姓没了生计。再者,开启海运,还可兴盛沿海之地,百姓有了生计维持,自然就不会再下海为盗,一本而两利,且朝廷每年花费数百万两供养水师,若一味在陆上待着,日久必然荒废,若真有盗匪,也正好检验我大乾水师的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