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谋(2/4)
“戴权,召礼郡王回京,让他主审此桉。”
“奴才领旨。”戴权躬身道。
杨仪心中一沉,却不敢反对他父皇做出的决定。
......
严华松与贾瑛并行走出宫门。
“剑走偏锋,险了些,若非袁茂林湖涂,危险的就是你了。”
两人有着一层师徒名分,贾瑛在兵部期间,师生相处融洽,攒下了不浅的交情,此时严华松忍不住提醒道。
“大人说的是,学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城外那么多灾民,就等着这批粮食救命呢,情急之下,学生也再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学生就是赌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将事情做的天衣无缝,即便没有通州仓库起火一事,谎言迟早也有被揭破的一天。”
不管怎么说,事情总都过去了,严华松也不想再此事上多费心思,转而问道: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眼下局势尚未明朗,你又年轻,只需多点耐心,将来这朝堂总有你一席之地,你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老夫这半辈子,见过不少惊才艳艳之辈,与他们相比,不论是能力还是才情,老夫都相差甚远。可年过半百之后才发现,那些曾经让老夫望背的同僚,如今早已不知飘零在何方,反观像老夫这般平庸的,倒是官居二品,若足够幸运的话,还能想一想,百年之后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贾瑛明白,严华松所说的在青史上留下一笔的话,并非无的放失。
论资排辈,嘉德一朝,除了几名阁臣,排也排到他了,且贾瑛知道,嘉德对严华松的观感并不差,而且其本人的履历上也没有什么半点,反而在他主政兵部期间,大乾接连的胜仗,重现盛世之象。
嘉德一朝,既是盛世,也是大争之世。
生在这样的年代,似严华松这般身居高位之人,注定不会平凡,这是大势使然。
就像人们常说的那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且眼前这位曾经的上官,可并非如他自己说的那般平庸,反而比大多数人都有智慧。
只听严华松继续说道:“老夫能走到今日,是因为时时提醒自己,勿有非望,不尝侥幸,不恒生于得意,不见利而忘害,欲求存而必知其亡。为官做人,大抵如此而已。”
贾瑛停下脚步,目光之中带着诧异看向了身旁的严华松,没想到对方会与他说这些。
贾瑛之所以以冯恒石的门生自居,不是因为冯恒石对他有多少授业之恩,而是对方将他引入了官场,递给了他一块儿敲门砖。
而如今,严华松方才所说的那些,却是将自己为官的道理,毫无藏私的教给了他。
与严华松相处,他虽一直自称学生,可此学生,非比学生。而对方,也只是与他维系着一层表面的师生名分罢了,关系不远不近。
不过今日之后,他恐怕又要多一位恩师了,是师徒,而非师生。
“学生拜谢老师教诲。”宫城之外,贾瑛郑重躬身一礼。
权势最是容易让人迷失,严华松说的这些道理,看似简单,可多少人穷其一生,都未必能看得透,十年寒窗苦,换得一朝放荡满乾京,如无一人从旁点醒,谁会愿意从这片繁华与锦绣中抽身。
不管贾瑛心中是如何的打算,这份恩情,是要承的。
严华松也同样停下脚步,呵呵一笑,摆摆手道:“人老了,话也多了,你不要嫌我多事就好。”
这时,严府的仆役抬着轿子走了过来,严华松低身入轿,轿帘落下之际,有传出一句话道:
“望自珍重吧,起轿,回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