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臣有罪(2/3)
“至于礼郡王调粮北上,那也只是你的一面之词,我户部并未收到任何海关衙门的文书,再者,即便你说的是真的,那也该去找那些劫走粮食的贼寇,而不是私自发兵劫掠漕粮,贾瑛你当真是胆大包天。”
周侍郎忽然又转向皇帝躬身说道:“陛下,臣昨夜还接到京城数十家粮行的诉状,状告贾瑛以追粮剿贼为名,充良冒功,将数十家粮行的掌柜和伙计污蔑为贼人,还扣押了他们南下采买的粮食假公济私。
陛下,眼下京中缺粮,正是需要这些粮食用来救济灾民性命的,可却都进了贾瑛的私囊,商贾虽是贱业,可亦为我大乾子民,岂有无凭无据就抓人的道理。陛下,臣请治贾瑛之罪。”
大殿内百官开始低声议论起来,有指责贾瑛不尊王法的,还有跟风附议的,谁都看出来了,这是一场针对贾瑛的狙杀,一个是位高权重的户部侍郎,一个是掌握专奏之权的巡城御史,还有河西务钞关提举的证词,怎么看贾瑛都很难翻身了,不见身为礼部尚书的冯恒石都一言不发,看着自己的学生被众人围攻吗。
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即便这殿中百官与贾瑛无仇无怨,可也免不了又嫉妒之心,谁让贾瑛入仕以来,一路坦途,蹦的太高呢。
周侍郎眼底闪过一抹笑意,这才是刚刚开始,等到朝廷向贾瑛要人之时,他一个也叫不出来,那才是他们准备的绝杀呢。
打蛇不死顺棍上,既然要发难,那就决不能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尤其还是贾瑛这般年轻科举正途出身的,这是周墨为官十多年来总结下来的经验。
冯恒石察觉到有官员将目光看向了自己,大概是在猜测他为何不出面保下自己的得意门生。
只是对这一切,冯恒石恍若无觉。
傅东来早就有言在先,对此不偏不倚。杨景依旧在划水,似乎接过了李恩第的大棒,老神在在,谁也看不出他的心思。
顾春庭看了看周侍郎,似乎想到了什么,颔首而立。
叶百川面无表情,到最后干脆闭上了眼,总有人把别人的实力看做是运气,着实可笑。
“这么说,周大人是认定了下官劫的是漕粮了?”贾瑛此刻不见半分慌乱,平静的问道。
“本来就是户部自江南征调的粮食,本官岂会不知。再者漕运衙门每次运粮入京,均是要事先呈送户部备桉的,本官可没有闲心与你在这里开玩笑。”
周侍郎说话间,心里没来由一突,对方为何到了此刻,还表现的如此平静,这不正常。
“难道是有什么遗漏的?”
“不该啊,唯儿的漏洞,一个已经被他堵上,剩下的就是那些押粮的人手,可昨夜......”
周侍郎暗自摇头,心道:“应是自己想多了,没有完全把握,王爷也不会让自己出手的。”
正当他疑忽的间隙,只见贾瑛从怀中取出一封折子,朗声说道:
“陛下,臣连夜对那些冒充漕运衙门的人进行了审问,这是臣命人录下的供词,请陛下御览。”
戴权接过折子,呈递给了嘉德。
供词?哪来的供词,人不是都已经被......
周侍郎有些慌乱的看向了班列前方,却没有得到回应。
只听贾瑛继续说道:“陛下,周侍郎认定那些人是护漕官兵,可经臣审问,那些人中,只有为首一人,是漕运衙门的督运官,有官凭为证,其余之人却都是来自徐州府,是知府袁茂林豢养的家仆,除了那名督运官外,竟再无一人是漕运官兵。”
“而且,他们身上也没有相应的运粮文书,下官想请问周侍郎,什么时候徐州知府的家仆,成了漕运衙门的人了?我大乾的漕粮一向都是由专人押送的,什么时候可以假借外人之手了?”
“不可能!”
周侍郎斩钉截铁的说道,那些人都是死士,而且已经死了,没留下一个活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