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凤姐诞女 回京(二合一,大章)(3/4)
果真,不能小觑任何一人,尤其是能爬到大学士这个位置的。
冯恒石又将目光看向大殿金座上的皇帝。
只听嘉德沉默片刻后,开口道:“贾雨村之事,已有定论,今后不必再议。”
“江南甄家,不过是出了几个不孝子弟,杨仪已经奉旨拿办了,此事也到此为止。”
嘉德对于甄家没有太大的好感,也谈不上多坏的印象。
甄家与皇室的情分,在先帝一朝,而不在他。若是犯事,依律处置即可。
只不过,前些日子,太妃派人请了他过去,说了一些关于先帝爷的事情,自然少不了提到甄家的,嘉德哪里还不明白什么意思。
罢了,左右不过是一个仰赖祖上恩荫的腐朽家族,便再留几年吧,只当是给太妃一个面子。
太妃是他的生母,母凭子贵,按理说,他已登顶大位,怎么也要给自己的生母一个皇太后的位子。
只是,太妃的名分,是他的父皇保留下来的,若是先帝愿意,在他初登大位之时,就该将此事提上议程了,可先帝没有。
如此,一拖便是四年。
四年之后,他的父皇殡天,他好不容易能够独揽朝政,却又面对更大的朝局危机,此事也只能再次搁置下来。
他确实亏欠自己的生母甚多。
不过如今随着他的皇位渐渐稳固,将来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此事了。
“至于贤德妃的母族......”
“召贾瑛回京吧......”
“大伴,等贾瑛回京之后,宣贾政、贾瑛入宫自辩。”
“诸位爱卿,你们弹劾贾瑛,还有贾家,总要给他一个自辩的机会吧,等他回京之后,你们再当着她的面,好好问问,冯爱卿奏本中所提之事,是否属实,再行论处。”
如今的嘉德,再不是两年之前的懦弱皇帝了,朝会上的事情,随着他的拍板钉钉,甚少会再有人跳出来反对,天子威势日重。
殿内百官诸员听了,也不再做声。
只是有心之人却不免对贾瑛,还有贾氏一族,生气了羡慕之心。
这是嘉德第二次让贾瑛自辩了,若是换做别的官员,仅凭百官的一封弹章,就能让其下狱,自辩?
那要看皇帝有没有心情听这些。
圣恩隆中啊!
朝会之后,冯恒石与老友傅东来,并肩向宫外走去。
路上,冯恒石忽然开口问道:“你这么快,就要对勋贵动手了?”
傅东来转头看了冯恒石一眼,摇了摇头道:“新政才刚刚开始,老夫还没有蠢到自觉坟墓的地步。”
别看平日里勋贵们见了文官就害怕,可事实上,他们才是这个国朝最强大的一支力量,若真要反噬起来,别说是他傅东来,皇帝都别想好过。
对于勋贵,只能徐徐谋之,而不可一味逞强逞快。
“应该是有人想要转移朝堂的风向,和百官的视线,贾瑛和贾家,不过是正好碰上了这个节骨眼儿,被当出头椽子打了。谁让贾瑛两年来表现的太过与众不同了呢!”
冯恒石也配合着点了点头。
别的不说,往年的新科三甲想要出头,不知道要苦熬多久,再看己亥一科,先有了一个贾瑛,后面又来了一个冯骥才。
不止是他们俩,己亥科的所有进士,近二年宦途似乎都很顺畅,有的已经升任了地方知府。当然这与新政需要人才不无关系,但也足以让他们这些老人唏嘘了。
“冯骥才是你派去江南的?”
贾瑛官儿虽升的快,可却又军功打底,又有家族撑腰,宫里还出了一位妃子,倒也能理解,可冯骥才不同。
相比于新科的状元公和探花郎,倒是傅斯年这个榜眼,显得正常了些,如今还在翰林院熬资历,在内阁当宣德郎呢。
傅东来没有否认,嘴里却说道:“如今看来,恐怕并非如此。”
他可没让冯骥才针对贾家还有贾瑛。
奉天门前,冯恒石摇了摇头,不再多言,迈步往礼部而去,傅东来则是转向西苑的文渊阁。
朝会上的事情,贾府这边还没有收到消息,两府上下,却是沉浸在浓浓的喜悦之中。
西府的琏二爷,终于有后了,贾家又添了一个新成员。
凤姐的小院儿里,今日围满了婆子丫鬟,有等在外面伺候的,还有贾母派来哨探的,就连稳婆都请了好几个,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琏二与平儿两个都在外边的廊上焦急的等待着,听着屋子里传出来的嘶叫声,慌乱、焦急,还夹杂着等待喜讯的煎熬。
琏二整个人还处在即将为人父的手足无措之中,廊下来回踱步,他自己都还是个没长大的纨绔,反倒稀里湖涂做了父亲。
“二爷,指定是个男孩儿,你就要当老爷了。”平儿身为凤姐的贴身丫鬟,自然希望自家奶奶能给二爷添个男丁,这样大房的位子也就稳了。
虽说家中一团和气,但那多是因为老太太在上面压着,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将来的隐忧。荣府二房虽谈不上子嗣兴盛,可第五代已经有了小兰大爷,还有个宝二爷尚未婚娶,唯独大房这边,二爷年纪最大,只是到目下,还没有一儿半女。
凤姐如府也有几年了,独自却一直没有反应,这下可是好了。
“哇!”
一道响亮的哭声,从屋内传了出来,给这有些暮气沉沉的贾府,增添了一丝新生的活力。
“二爷,生了!”平儿面色一喜,便向着屋门外迎了去。
贾琏也跟在后面走了过来。
廊外候着的丫鬟婆子们,伸长了脖子,想要看到最后的结果。
门帘子被掀开,一名四十来岁的稳婆从中走了出来。
“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二奶奶可还好?”琏二有些急切的问道。
添嗣,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永远都是大事。
“恭喜琏二爷,喜得千金一位。”稳婆道喜道。
一旁的平儿面色一暗,随即又转做笑意,向贾琏说道:“二爷,是为姑娘,还是这一辈的大姐呢!”
贾琏对于男女,倒也不是特别的执着,毕竟他还年轻,眼下才有凤姐这一房,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首得千金的喜悦,还是占据了他的心头。
“快,去向老太太报喜,还有大老爷和夫人那里!”
“平儿,给赏!”
平儿从丰儿那里哪来了赏银,几个稳婆,一人赏了一锭银子。
“妈妈们辛苦,外间备了酒席,一会儿都留下来吃宴。”
贾琏已经走近了房间,平儿随后也跟了进去。
凤姐扎了一个头巾,身上盖着褥子,半靠在床榻上,赵嬷嬷正抱着刚刚落地的大姐。
“二爷快来看看。”
贾琏生手生脚的将孩子抱了过来,模样举动看着有些滑稽,大概是还没适应了“父亲”这个新身份。
凤姐的脸上带着一丝失落,只是见了贾琏与平儿进来,又瞬息收敛了起来。
她生性要强,不只在别的事上,生孩子也一样。
琏二奶奶入府多年,却只诞下一个千金,这会子外面的那些嘴碎的,不知正怎么编排自己呢,却不能让人看了笑话去。
“你感觉怎么样?身子还好吗?”贾琏抱着孩子一边关心凤姐道。
“让二爷操心了,只是感觉有些累。”
凤姐见贾琏脸上没有不高兴之意,心下轻松了许多,脸上浮起了笑色。
“我来看看。”
贾琏将孩子抱了过去。
荣庆堂上。
贾母与刑王两位夫人正焦急的等待着,姑娘们离开后,荣庆堂上冷清了许多,如今只有尤氏和李纨两个媳妇儿,还有可卿这个孙儿媳妇陪着。
见周瑞家的,还有王善保家的联袂进来,贾母急忙问道:“可是生了?”
“恭喜老太太,是位千金!”
贾母神色微微一顿,紧接着便开心的笑了起来,和身旁的众人分享喜讯。
“好好好,吩咐下去,给凤丫头那里多送些滋补的过去。”
王夫人笑的很开心,像是打心底里为凤姐感到高兴。
刑夫人在众人不易察觉之时,浮起了一丝冷笑,续弦难当,她又没有一儿半女的,琏二平日里又是个马大哈,她这位继母有什么想法,也都属正常。
“咱们也都过去看看咱们家这个大功臣吧。”贾母向身旁众人说道。
荣禧堂,贾政还没下衙,只有贾赦在此处等候。
听了小厮来报,贾赦脸上闪过了一丝失望,挥挥手打发了小厮,默不作声出了荣庆堂,到外面赴宴去了。
......
数日后,运河之上。
两日前,贾瑛陪着林如海与黛玉等人从金陵出发,薛家的丧礼就那样稀里湖涂办完了,贾瑛也没过多插手什么,水师的组建也都提上了日程,有戚耀宗盯着,贾瑛走之前也抽空去了一趟,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霍恩几人暂时留在了江南,无论是训练水兵,还是龙江船厂疑惑军器局那边,都能用得到他们,贾瑛自己也还是要回来的。
行船才刚刚从长江转入了运河水道,在路过扬州时停了一日,林如海带着黛玉去祭拜了贾敏,贾瑛则带着三春随行。
林家是姑苏人,只不过因为林如海尚还在世,便没有将贾敏的坟茔牵回祖坟,这种事情恐怕最后还要落到贾瑛头上去办。
官船才从扬州出发,便收到了从京城的来信。
一封是吏部发函,召贾瑛回京。
一封则是家书。
看完了两封信,贾瑛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