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宁府贤孙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苟活者岂言战死者非

第二百三十五章 苟活者岂言战死者非(4/4)

目录

龙江船厂库存最大的舰船,甚至达到十二桅。

可水师要这么大的舰船做什么?运兵吗?

嗯,倒是可以考虑。

十二桅的舰船,据说可以可搭在上千人,这可是十分了不得的,西方的商船出海,大多数的船只都不会超过百人。

贾瑛向龙江船厂的工匠表述的自己的想法,速度,是他的首要追求。

可随之而来又有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承载量的问题。

战船之上,是要搭在火炮的,而不同重量级别的火炮,其威力和射程也是不同的。

想让战船变得强大,那自然是要选重量大,射程远,威力大的火炮。

可一个红夷大炮的重量就是一顿,一艘舰船能搭在多少红夷大炮,而且是在不影响速度的情况下。

这是一道算术题,也是一道选择题。

想搭载更多的火炮,战船就一定要大,而排水量大的船只,速度自然就慢,灵活性低。

没有双赢,只能选择其一。

贾瑛最终还是没有定下图纸,他没有参与过海战,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还是等专业的人来了再说吧。

回去之后,贾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疏。

给皇帝的奏折中写了六件事。

其一,是为海宁卫战死的指挥使,虔彦礼请封。

虔彦礼此人,贾瑛并不认识,之所以会插手此事,是为了谋浙江都司指挥使的位置。

为了脱罪,浙江都指挥使廉忠上疏,将叛匪攻破海疆防线的罪责,归在战死的虔彦礼身上,浙江布政使和按察使同奏附和。

朝廷的风向,似乎受到了影响,矛头一致对准了虔彦礼。

贾瑛在奏章中的话很简单,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衮衮诸公,朱紫袍服,苟活者岂言战死者非。”

廉忠身为浙江都指挥使,一地的最高军事长官,在叛匪祸乱之中苟活了下来,而虔彦礼却力战不降,最终被贼人削了头颅。

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若言过失,浙江诸员,哪个没有责任,可虔彦礼战死了,而你们却活下来了。

第二件事,是关于水师剿匪事宜的说明。

担任水师总督这么久,却不见半点动静,难免朝堂会有非议,贾瑛自然是要给皇帝一个交代的。

当然,这其中不免要将江南水师的现状大概介绍一番,并且表达出打造水师的意向。

若想剿匪,就要先练兵。

至于打造水师所需要的银子从何而来,贾瑛没再奏章中提起,而是单独给嘉德写了一封信。

巧取豪夺,传出去,终究不是什么好名声,见不得光。

第四件事,便是叙述大乾军队火器装备落后的现状,并且将从倭寇那里缴获来的火绳枪,还有从霍恩那里得来的三把之一,一道随奏章递送京城。

贾瑛在奏章中,详细陈述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利害关系,甚至提及到“国本”二字。

第五件事,便是保举戚耀宗为浙江都指挥使一职。

贾瑛最低目标是度指挥佥事,都指挥同知更好,但不妨碍他可以试着争一争都指挥使这个位置。

最后一件事,便是为战死者请功。

这其中,贾瑛特意提到了四家子弟。

他狠心将四家子弟拉到战场送死,为的就是此刻。不管四家在如何贪婪,如何不堪,总要在皇帝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行。

勋贵与国同休,大乾起了战事,四家子弟先行堵上,这就是勋贵之家存在的意义。

贾瑛没指望嘉德仅凭此事,就对四家如何如何另眼相看,但最起码能录露个脸,今后若有人弹劾,不至于皇帝连半点四家子弟的好处都想不到不是。

奏章写完之后,贾瑛又让喜儿给杨佑送了过去,让他在后面附上自己的名字。

另外,便是给嘉德的私人信笺了。

虽说他只是江南水师的总督,但那也是“总督”啊,既然是总督,就有给皇帝单独上奏的权利。

信中,贾瑛没有丝毫隐瞒,将他与贾雨村的谋划说了出来。

这件事,他又不是为自己谋利,没什么不能说的。

嘉德在看到信笺后的反应,贾瑛多少也能猜测一二。

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当即给贾瑛回应,痛批贾瑛办事有失分寸,枉顾国朝信任,做事不择手段。

如果是这样,贾瑛会立即叫停此事。

第二种,大概率是没有回应。

若是没有回应,贾瑛反而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

皇帝是全天下人的君父,他即便是缺银子,又认同贾瑛筹建水师之事,也不可能在这件事上给出明确的回应。

君王应有的公正形象,还是要注意的。

不回应,就算是默许,即便将来有麻烦,贾瑛也能有个退路。

若问贾瑛为何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想要往上爬,就需要表现的有担当,为国朝尽心竭力。

而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还能给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做些什么,他还是十分乐意的。

这话怎么说来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做完一切之后,贾瑛便静待京城的回信,平日里闲暇时,或是陪着黛玉众人,或是去军器局,要么就是龙江造船厂。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