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争执(2/3)
这时却见几名同考官捧着几份朱卷递了上来,叶百川急忙收了心思,与两位副主考开始交叉审阅。
叶百川认真的看了几份卷子,不时微微点头,有看到行文精彩处,手掌还轻拍一下桌案,这些能被推荐到他这里的卷子,都是从几千分考卷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自然有其惊艳之处。
不知过了多久,另一边两位副主考却因为一份试卷争执了起来。
“夏大人,我并未说要将此卷黜落,只是觉得此卷四书题四平八稳无甚出奇之处,当不得前十,您何必如此激动!”严华松无奈的摇了摇头。
夏言虽年老不得志,可一身精气神却在,哪肯轻易认输,马上就是一大堆的道理说来出来,道:
“严大人此话不妥吧,老夫子却是觉得这篇文章文风朴实,对仗工整,行文严谨大方,立意鲜明,文笔上佳,怎就进不得前十?再说老夫做了多年的副考官,取得就是这种稳重得体的文章,年轻人锋芒太过反而不好!你再看此卷,只观其文,便知这名士子为人稳重可靠,这等人才岂能埋没?”
每次开考,面对上千份的试卷,负责审阅的考官之间有争议,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主考官的重要性来了。
叶百川接过了让二人争执不下的试卷,认真看完第一道题后,说道:“文笔却是不错!”
夏言目光带着挑衅看向严华松,严华松无奈一笑,这位老翰林的脾气如此......难怪在翰林院带了一辈子。
却又听叶百川又道:“不过也确实没什么太过出类拔萃的地方,前十......可取可不取。”
接着又继续看向后面的几道题。
夏言又焦急了起来。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故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看到这里,叶百川不由微微一笑,心道:“微言大义,还是位治春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