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科考(2/4)
别说他们,四周巡视的科道兵都有意无意的从贾瑛号舍前经过了好几次了。
可惜没带了点黄酒进来,吃起来终究不是那般滋味。
“咚咚咚!”
明远楼那边传来了鼓声,紧接着礼部的干吏就开始分发首场试题和卷纸。
贾瑛打开试题卷,大致看了一遍,义三道经四道,总共七道,他只需作答其中四道即可。今科的经义四道,却是少了诗经一道,反而春秋和礼记都有,那些治诗经的考生恐怕此刻都在默默的流泪了吧。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是义三道的第一道题,出自四书《论语·学而篇》,与截搭题不同,这是一句完整的思想表达句子。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便是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所以行事应当以忠和信两种德行为主,不与不忠不义之人交朋友,有过则改!”
单从题面上来看,这道题中规中矩,所取的也不过是孔子的一句话,且也不是冷僻少见的,不算为难考生。
可贾瑛却是对当下的时局有些了解,不论这道题是谁提拟的,必定是要经过嘉德帝批红确认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就代表了嘉德帝对此次恩科的期望。
再看题中主干,“君子”、“庄重”、“威严”、“忠信”......
“学则不固”,这里指的是考生无疑了,那剩下的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哪个君子?谁的威严?
又是哪个“不忠不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