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3/4)
“咱们去吃米粉。”
饿了许久的肚子闻到食物香味,自动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
董二婆指着家招牌灰扑扑的面馆说着,人还未到大嗓门已经让里面的老板抬头看了过来。
大水面馆
如果没记错的话,十几年前芫伯在镇上读小学时就来吃过。
老板当时是个白发的老伯,看到是孩子来吃,就会刻意的多给些面。
至于味道……
绝对不是这回吃到的那样寡淡!
辣椒油里的八角味太重,完全盖过了辣椒的香,而且缺少其他香料的余韵,寡淡得很。
“咦?”
别说是芫伯的舌头,就连董二婆都跟着疑惑地看了好几眼店里的招牌。
确认还是老样子时,忍不住转头去问收银台里坐着玩电话的中年女人。
“面馆换老板了啊?”
“没啊!”女人头都没抬,手指仍旧飞快地打着字:“我公公前几年过世了,我们刚接过来。”
“我说咋米粉里的豌豆少了那么多!”
如此直接的话让女人终于不满抬头,轻蔑地瞟了董二婆几眼后不咸不淡地撇嘴道:“现在物价多贵,一碗面就十块钱,比县城可便宜了不少。”
十块钱一碗面在古洛镇算是高的,刚才芫伯一路看来,发现招牌上写的都是二两面七块。
老板娘用这的物价跟旅游地县城相比,难怪心里还觉得愤愤不平。
“二婆,我们快吃吧!”
阻止了还要跟老板娘掰扯几句的董二婶,芫伯低声提醒她:“一会该没车了。”
吃完这碗没滋没味的米粉,肚子里终于有了点着落,芫伯招呼几人继续赶路。
别说是这家面馆,整个街道上都看不到多少人走动。
明明只与临潼县才个把小时的车程,两处的景象简直天差地别。
走在街道上,总有种处于华国八十年代的落后感。
一行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人,花五十块钱请人家骑三轮车将他们拉到了村口。
耳边呼啸的风终带来丝凉意,三月份的古洛镇已经有了些炎夏的势头。
好在通往村子的道路已经铺设了水泥路,才让原本半个多小时的路缩短到了十几分钟。
天完全黑透前,他们终于到了下水村的村口。
***
白渭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