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一更)(2/4)
标准指令下,运动员携枪械子弹入场就位,接受检查,开始进行十五分钟试射。
新规下试射后就是选手介绍,作为赛场上最有看点的明星选手,镜头再一次在林暮冬身上格外多停了一阵,反复切了几个视角。
林暮冬却依然只是静静站在场边,没有要致意的意思,也没像其他运动员那样拿起枪试射。
直到第一轮三发的指令响起,他才拿起枪,在手里握牢。
“对他的伤势来说,现在持枪的时间必须精打细算,越短越好。”
解说员甲忍不住关注他,语气也跟着隐约有些着急:“在射过60发之后,我们也不清楚他的手腕负荷现在到了什么地步,会不会对成绩产生影响……上帝!”
话音还没来得及落下,分屏画面里,林暮冬面前的电子靶纸上已经接连出现了几乎相叠的三发着弹点。
环,环,环。
射联改规之后,不再禁止观众在观赏比赛时出声。馆内观众很快看到了报靶,热情的欢呼口哨声瞬间全无保留地响了起来。
……
解说间里短暂地静了一阵。
“我还从没想到过,解说个世界杯,居然也能解说出奥运会的紧张感来。”
解说员乙憋了半天,这时候才终于忍不住长长呼了口气:“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干脆利落的碾压风格。虽然场上同样有我们的队员,但我依然不由自主地希望,他一定要坚持到这场比赛结束……”
解说员甲并没有他这样乐观:“他不是这样的风格。”
射击场上,击发状态下的枪口并不是彻底静止的。射手既需要维持标准的动作、找准落点,也需要在轻微的晃动下找准最合适的击发时机。所以虽然并不提倡太长的瞄准时间,但操之过急贸然击发也无疑非常危险。
当初的射击赛场上,在赛程的允许的情况下,林暮冬甚至会有意适当控制击发速度,以免对临靶位的选手造成额外的心理压力,打乱其他人的比赛节奏。
以至于很多人甚至都不清楚,他的集中力原来还远在他表现出的实力之上。
现在林暮冬把击发频率提到这么高,只可能是因为手腕的伤。
解说员甲深吸口气:“祝他好运……”
赛场上的欢呼持续的时间有些长,在裁判的示意下才渐渐安静下来。剩余的选手依次打完,在靶位上稍微活动,调整状态,又开始进入下一轮的准备。
第二轮,林暮冬依然第一个放下了枪。
两轮结束,他的总成绩在环,已经和第二拉开了环的差距。
场边,柴国轩压不住紧张,已经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次步,低低出声:“能过就行,能过就行……”
“估计稳了。”
刘娴提心吊胆了两轮,终于长长松了口气:“只要进前五就行,淘汰三个人,再坚持六枪——”
她的话音忽然顿了顿。
林暮冬放下枪,拆开右手的护腕,又往紧里收了两格,抬起袖子擦了下额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