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善宝瓶(1/2)
宝玉拿起第一张纸,说道:“这是篆文,这第一个字便是‘寿’,确乎是老人家惯来爱用的字。”
“那第二个呢?”晴雯将第一张纸揭过去,问道。
“第二个……”宝玉皱起眉头,拿着纸端详了好一会儿,说道:“这个字倒不大吉利,是一个‘疴’字,大意是说人病了。”
说着,宝玉翻到第三张,顿时舒展了眉头,“这就对了,依我看,这两个字合该放在一起。”
“为何?”
“第三个字是‘去’,所谓去疴,就是去病,可不就是好话了?”
晴雯暗自松了口气。
第三个字和第二个字确实是挨在一块的。
如此说来,四善宝瓶的“四善”,应当是指四样好处了。
晴雯站在宝玉身侧,复又低头请教,半晌,才把八个字都认全了。
四善宝瓶身周的八个字,分别是去疴、固本、益寿、养颜。
确实都是好话。
只是这玉瓶如何使用,如何奏效,晴雯却不知道。
晴雯这几日一直随身佩戴着四善宝瓶,虽觉神清气爽,却也拿不准一切是否与宝瓶相关。
她们做丫鬟的,常日侍奉主子,身子本也不算娇贵。
前世受冻感染风寒之前,晴雯自己的身体本也康健,无病无灾的。
且府里十三四岁的女孩,个个都像花骨朵儿似的,脸面干净,又哪里需要养颜呢?
因而如今四善宝瓶在晴雯手里,反而一时显不出有何奇效。
晴雯心不在焉地攥着手里的纸,一双妙目不由向碧纱橱的方向看去。
自从林姑娘进府,就一直住在碧纱橱,和宝玉的卧房仅一墙之隔,与老太太的西暖阁也只隔着一个中堂和西次间。
不过这说的都是像样的大房间,她们这些丫鬟住的,则是夹在各房中间的隔间,又叫隔扇。
论理说,晴雯去看林姑娘,比宝玉还要方便些。
晴雯将纸放在针线篓子里,抬手碰了碰藏着玉瓶的荷包,决定去林姑娘屋里看看。
她虽然不能断定四善宝瓶对人是否有益,但却知道这东西对人没有害处。
林姑娘自来了府里,身子骨就弱。若这四善宝瓶真有“去疴”之奇效,林姑娘的身子自然能大好。
“宝玉回来了?”
正当晴雯想得出神时,一个声音出现在了她的身侧。
晴雯不必回头,就知道身边的人是袭人,于是说道:“袭人姐姐快去吧,宝玉回来找不着你,正发闷呢!”
其实不用晴雯多说,袭人也正要往里间去。
说这些,也不过是顺水人情罢了。
自重生以来,几十天过去,晴雯的性子照比前世也收敛了不少。
重活一次,虽说该看不惯的依旧看不惯,晴雯却也知道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
再者,即便真要与人为难,也得学学麝月,叫人心服口服才是。
否则即便是理直气壮,也不免叫人记恨。
看着袭人往内间去了,晴雯抿嘴一笑,乐得偷闲,忙悄悄地往林姑娘处走去。
“紫娟姐姐。”
晴雯走进碧纱橱,第一眼就看见了正在泡茶的紫娟。
“姑娘,晴雯来了。”紫娟说完,忙去取杯子。
晴雯往里看去,只看见林姑娘一手抵着鬓边,正伏在案上读书。
“你来了,快坐。紫娟,看茶。”
黛玉放下书卷,看了晴雯一眼,忽觉这丫头通身的气派,似与从前不大一样了。
但所说哪里不一样,黛玉却也说不上来。
这时紫娟端了茶来吃,将杯子送到晴雯手上,打量了晴雯一眼,奇道:“你的脸色怎么这样好,竟像是有喜事似的。”
紫娟毕竟不和晴雯同住,平日里大家忙碌,没空闲细看。今日乍一看,倒被晴雯容光焕发的模样吓了一跳。
“哪里有什么喜事。”晴雯忙摆手说道:“坏事倒是有一件。今儿宝玉回来,说是秦小相公病了,正自个儿没趣呢,也不知一会儿又兴出什么来。”
“可别由着他闹,二舅舅见了又要生气,发作起来,可不是玩的!”
晴雯笑嘻嘻地说道:“我哪里管得住他,这话原也不该告诉我。”
黛玉拿帕子捂着嘴笑,一双水光潋滟的眼睛往外间看去,意思不言而喻。
晴雯侧过脸看了紫娟一眼,却发现紫娟的嘴角抿得平平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紫娟是一心都在林姑娘身上的。
晴雯暗自叹了一口气。
可前世林姑娘……
晴雯知道自己虽比不得林姑娘,但却和林姑娘有相仿的地方。
她们两人都是不屑讨好别人,不愿使阴司手段的人。
这样光明磊落的人,往往目下无尘,让旁人觉得高高在上。
林姑娘尚且可以如此,她晴雯这样,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了。
更何况,林姑娘自己也是红颜薄命。
私心里,晴雯是喜欢林姑娘这样的大家闺秀的。
若是玉瓶真有奇效,晴雯必定第一个拿来治林姑娘的病。
但在此之前,须得先看看玉瓶有没有效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