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死守待援(2/4)
于禁不是太史慈,历史上,人家太史慈在北海城被管亥的军马围攻时,太史慈可以突围而出,杀出城去求援,可于禁不行。
张举此时问:“那么君献先生,你认为咱们现在只能死守?”
“没错,只能死守。这也是我们唯一还能做的事。至于能不能守住,那得听天由命了。当然,能否守住,其实也看于禁将军能否敌得住管亥,我建议,抽调咱们现在所能投调的精锐将士约两三百人,由于禁将军统率,于禁将军和这两三百将士养精蓄锐,只迎击管亥,不参与一般的守城。这叫针锋对麦芒,只能能够克制住敌方最强的点,那么咱们的城池便有可能坚守得住。”
“好!诸位,实情咱们都清楚,于禁将军就算是再冲击突围怕也不容易,早前的数次突围已经说明了情况。所以,本官采纳君献先生的建议,于禁!本官会抽调三百最精锐的士兵给你,你给我好好的养精蓄锐,只要那管亥不现身,你就不能动,哪怕城墙告急,你也不能动!”张举马上决定道。
“这……于某领命!”于禁先看了一眼鲍信,看到鲍信点头,于禁便答应了下来。
鲍信也是觉得诸葛玄说的不错,他心底里,其实也对曹操抱有幻想,认为曹操不可能还不洞察到这泰山郡城的情况,觉得曹操一定会派出军马来救援的。与其再让于禁冒险突围,那么还不如拼一拼,只要今夜能守住城池,那么明天可能就会有救。
泰山郡对瑯琊郡很重要,但何尝不是对济南同样的重要?
鲍信一直来都觉得曹操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有智谋远见的英雄,他心底里同样相信曹操不会眼看着泰山郡落入黄巾军之手。
“报!黄巾军攻城攻得很急,已达城下,正冲击咱们的城门!”
这时,一个军将冲进来大声急报。
“知道了,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守住,鲍邵,随本官镇守城墙。另,王匡先生,你跟你的兄弟朋友等义士,组织民众支援城墙,哪里有问题,就请你们补上,拜托了!”
“郡守大人请放心,现在我等也被困城里,我等也跟泰山郡城荣辱与共,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王匡应道。
王匡现在虽然还没有入仕,可却是名扬天下的乐善好施的义士,跟胡母班等“八厨”交情莫逆,他们当中,大部份人都是能文能武,虽不及于禁厉害,可却也不比一般的黄巾贼将弱,关键时刻,他们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轰轰轰!
城东城门,被黄巾贼冒着城头上的矢石,强行把他们的攻城撞车推到城门门洞内,正一下一下的冲击着城门。
与此同时,黄巾贼兵已经架起了云梯,扔上了挂钩,开始登城作战了。
黄巾贼兵的云梯,上端有铁钩的,架在城头上,咬住城头墙垛,很牢固,城头上的士兵,是很难直接把他们的云梯推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