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四十六章(4/4)
如果有机会她倒挺想让阿玛去私底下雇佣些烧琉璃制品的匠人来好好研究一下,搞不好在哪个步骤里掺入些沙子一类的物质,就能误打误撞地提前把玻璃给造出来了。
如今朝廷缺钱,倘若阿玛真能烧制出玻璃倒是实打实的功绩啊!
将这个念头记在心里,晴嫣就更想立马找机会见见阿玛和额娘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1
按照现在的时间线,大清还不能dú • lì地制作出玻璃。
清宫造办处玻璃厂
清代对工艺品制作非常重视,内务府专门有一个造办处负责各类活计的承做,其中就有制作玻璃器的作坊,叫玻璃厂,全称为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亦简称清宫玻璃厂。
玻璃厂成立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玄烨、胤禛、弘历三代皇帝的提倡和扶持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嘉庆之后仍然持续生产,几乎每年都为皇家烧造大量的年节进贡的玻璃器,尤其是康、雍、乾三代更是它的极盛期(雍正时该玻璃厂曾迁至圆明园六所),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方告结束。在这二百多年中,集中了一批全国最优秀的玻璃工匠在养心殿造办处服役。一批掌握烧造玻璃技术的西方传教士也远渡重洋,经广东海关、督抚的推荐,获皇帝恩准后进入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行走,这就给玻璃厂的规模、设备、配方,以及工艺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在《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承做活计清档》中记载,康熙年间玻璃厂工匠程向贵烧造的雨过天晴刻花套杯,其装饰手法为受西方金刚钻刻花玻璃影响的阴刻花纹,因此可以肯定康熙时玻璃厂已经有西方传教士在行走。
玻璃厂最为辉煌的时期在乾隆中期,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创造性地烧造成功了金星玻璃、搅胎玻璃等等杰出的艺术品种,目前流传于世的清代玻璃器佳作绝大多数都是这个时期玻璃厂的作品。
注释2
宫里如今的规矩,是一天两顿饭。
分别是早膳(6点8点)和晚膳(13点14点)。
虽然他们三个吃过晚膳了,但是时间还是下午哈。
注释3
看到有宝子评论铜镜打磨的视频,我跑去b站上搜索了几个看看,长知识了,原来铜镜打磨好真的很清晰啊,不过我猜测可能古代人打磨的清晰度还是略略比不上如今我们使用的各种材料打磨后的清晰。
感谢在2022030500:52:04~2022030601:13: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肥硕大猫5瓶;锵锵2瓶;(???_??)?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