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顾老师来访(2/2)
叔饭店生意不错,不差这点。”
不由分说,拿出手机,给他转了七千块。
这钱,他花很愉快。
接着,两人去到了菜地,陈叔对于这里的变化也是连连点头,说老谢还是挺有本事,过个几年,肯定能不一样。
空心菜在兄弟俩的细心照料之下,长势良好,翠绿的藤蔓带着绿叶,就算在大太阳下,依然提拔着身姿。
“味道怎么样?”陈叔蹲在地垄边上。
“我还没尝过。”谢必安老实说道:“哎,要不你先摘一些,拿回去试试,然后,咱们再定价?反正这几天差不多就能收第一茬了。”
“行,就这么办。”
也不用拿啥工具了,直接用手,摘了一大把,让陈叔带了回去。
这可是大生意。
空心菜如果照顾的好,可以一直收获到冬天,每年亩产可以达到一万多斤。
谢必安差不多种了快半亩地,到十一二月,至少还能收个2-3茬,也能有个一两千斤。
单价,很重要。
小货车买回来了。
神车五菱,八万多公里,两万多块钱。
在农村,买车事挺大的,不少人会选择请朋友亲戚吃顿饭,准确的用意,是炫耀一下,看,我家有钱,买车了。
老谢家买的是二手,还是货车,不太需要。
不过,还是喊上大伯,两个姑姑,刘栋母子俩来聚一聚。
陈叔也在,他是接到了老谢的电话,如今不只是邻居,还是商业伙伴,来了也正常。
家里很是热闹,有点过节的意思。
老妈一大早去镇里买了些排骨,牛肉啥的,十点钟,厨房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老谢很是得意,带着兄妹围着院子后边的黄椒树。
谢必安先把卖韭菜的钱当做奖金给了他,几斤辣椒,赚了一万多,老谢脸上有光,老妈在人多的时候,也会给他面子。
今天,绝对的主角。
只是,在吃午饭的时候,难免对于谢必安的未来有些担心。
在姑姑们看来,年轻人在城里上班,怎么着都比在村里务农来的有前途,都会说几句,让他好好考虑。
自家人,都是出自于好意。
谢必安没有去顶嘴啥的,只是笑着敷衍过去。
午饭后,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亲戚们也不急着走,坐在那泡茶聊天。
谢必安电话响了,说了一会后,他走进屋里。
“爸,有客人马上要到了。”
“谁啊?”老谢抬头问道。
“省农业研究所的老师,叫顾家。”
谢必安将前两天的事说了说。
“柱坤可以啊!”陈叔说着,还瞟了谢必安一眼。
果然,是有门路的,老师都来了。
谢必安自然不会去解释,这算是个美丽的误会。
大伯得知省里的人下来了,赶紧给村支书村长打了个电话。
结果呢,镇里的领导很快也知道了。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农业研究所听着就很厉害,是大领导。
老妈和姑姑们很是紧张,开始拿起笤帚抹布做起了卫生,老谢更是夸张,换了套衣服。
所有人严阵以待。
镇里领导先到的,和村支书一起,弄清了情况。
得知说老谢培育的辣椒有研究价值,也是好好夸奖了一番。
下午两点多,谢必安接到电话,人到村口了。
几个领导表现的更加积极,跟着老谢父子去到桥头迎接。
他们更清楚农研所代表的意义。
“顾老师!”
这会雨不大,不过几人还是拿上了雨伞,迎了上去。
顾老师一行三人,见到这阵势也有些意外。
“小谢,这是?”他唯一认识的就是谢必安。
“顾老师,您下来指导工作,胡镇长还有我们村支书很重视,所以前来迎接。”
“顾老师,你好。”胡镇长走上前去。
接下来,就没谢必安啥事了,领导和领导之间的谈话,他插不上嘴。
顾老师对于老谢很有兴趣,聊了几句后,一边走,一边拉着老谢问长问短。
再次听说嫁接的野山椒已经被山火烧没的时候,他颇为遗憾。
十几个人的阵仗,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
“咋回事,支书咋站在边上?”
“那是咱们安远的镇长。”
“大柱家的都在一起。”
“听说是省里来了领导。”
“干啥了,省里的领导都来了。”
“等会你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