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比赛(2/2)
“看来我们的选手很有信心哦,好的,请工作人员将辣椒送上。”
主播拿起自己拇指大的黄椒,朝着观众席挥了挥手,张开嘴,送了进去。
在宣传里,印度的魔鬼椒,云南的唰唰辣赫然位于前段,大伙理所当然地认为,最后的胜负将会在它们之间产生。
灯笼椒?
生活里太常见了,辣是辣,少放点,还是能接受。
只是,台上发生的一切让他们颇为不解。
先是潇洒的主播,他最快将小小的黄灯笼放入嘴中,从之前的情况看来,应该是不难的挑战。
嚼了几下,主播的表情变得僵硬,笑容消失,勉强吞咽之后,嘴合不上,短暂的几秒后,直接拿起桌上的牛奶。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有的直接吐了,摆摆手,表示放弃,有的在硬撑,可看情况似乎很难再坚持。
主持人没料到:“似乎,灯笼椒和野山椒的嫁接果实,让选手们陷入了困境,已经有...”
她算了算。
“只剩下两位选手...”
“真有这么辣么?”
“野山椒很厉害的,嫁接了肯定错不了。”
“选手们都哭了你看。”
“啧啧,换我肯定吃不了。”
台下观众议论纷纷,有的选手反应太大,有工作人员上前询问。
辣,说到底,是痛觉,是一种烧灼感。
油盐酱醋划过皮肤没啥感觉,但辣椒不一样,会有疼痛感。
尤其,嘴里的皮肤黏膜比较柔弱,反应会更大。
“请问,这辣椒什么感觉?”主持人来到2号选手身边。
2号是位姐姐,此时一边拿着纸巾擦汗,一边端着牛奶:“我个人觉得,是这辈子吃过最辣的辣椒,简直无法下咽。”
其他放弃的选手纷纷点头。
“像是直接再次辣椒素。”
“嘴里像是含着开水。”
“实在无法继续下去了。”
王敏没想到结果出来的很快,决赛一点都不精彩。
印度的魔鬼椒被拿了上来,其中6号选手在咬了一小口之后,直接放弃了比赛,最终五万元奖金由7号选手拿下。
经过采访后,大家明白了。
主要是之前的黄灯笼的威力太大了,就像身上有了伤口,然后继续撒盐,根本无法继续。
比赛结束,活动还在继续。
谢必安不是带了好几斤辣椒过来,都被打成了酱,提供现场食客享用,他们在最后将和选手,以及专业人士共同投票,决定出辣椒中的冠军。
和王敏聊了几句后,他回到了宾馆。
第二天,在回家的路上接到了电话,冠军,奖金将在一周内下发。
这让谢必安喜出望外,扣掉百分之二十的偶然所得税,还有一万六。
据王敏所说,他的灯笼椒威力很大,选手们都表示是自己试过最辣之一,昨晚食客里不少想要挑战的,最终都被辣哭。
最主要,顾老师力荐。
村民能够培育出如此程度的辣椒,值得表彰。
回到家,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众人,老谢开心坏了,特别特别得意。
在他的认知里,后院的黄椒是自个嫁接而成,功臣!
就着这一万六的奖金该怎么花,全家都在讨论。
最终的结果,打算添点钱,购买一辆二手的小货车。
家里有辆摩托,老谢经常骑着带媳妇去镇里赶集,现如今,地盘大了,经常需要买些东西,人家嫌远,不给送,总不能天天借车。
必需品。
有些搞笑的是,母子二人,包括刘栋都会开车,唯一不会的是老谢。
不过对于买车他是相当赞同,准备车子买回来后,家里先学学,到时候报个驾校。
一周没回来,谢必安迫不及待地去了地里。
和原来相比变化不小。
一百颗果树已经种下了,按照谢必安的规划,间隔比较宽,嫩绿的树叶很有精神,等个两三年,必然会是一片瓜果飘香的场面,想想都挺期待。
鱼塘正常运作,站在岸边,能看见黑色的影子在水里游动。
谢必安最关心的空心菜涨势良好。
在榕城期间,他没忘记提醒刘栋,早晚记得浇浇水。
经过差不多二十天,已经长高了不少,再有个十天半个月,就能收获了。
除了空心菜之外,勤劳的老妈还种下了茄子,四季豆和番茄。
小苗破土而出,为土地增添了一抹绿色。
谢必安坐在田埂上,嘴里叼着狗尾巴草,有些懒洋洋。
今天是个阴天,乌云密布,风不停地刮着,估计等会要下雨。
“干啥呢?”
身后传来刘栋的声音。
“家里没看见人,猜到你就在这儿。”
大个在身边坐下,顺着谢必安的目光,发现前头啥也没有。
“阿栋,你说过个三年,这里会是什么样?”
“高朋满座,人头攒动?”
“哈哈哈哈!”谢必安搂着他的肩膀:“会有这么一天么?”
“当然!”刘栋重重点头:“你那么有才,设计的很漂亮,如果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换做我,也愿意过来体验体验。
可以摘果子,可以烧烤,可以钓鱼,可以露营,可以品尝美食,一举多得。
真要发展起来,对于全村人都有好处呢。”
谢必安笑了笑,他倒是没想那么远,有能力,帮帮村民没啥问题,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