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二十三)(1/4)
邵瑜这边按兵不动,对于京中的事情就像是毫无察觉一般。
但皇帝却烦了。
一开始确实卓有成效。
那些品级高的大臣,个个跟人精一样,哪怕有人心有所求,但也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说出来,只是拿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皇帝还觉得这事很简单,但等到中层官员的时候,他们拿出来的事变得不太简单,就像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他们试探一般。
“陛下,臣想为杨公效力。”
这是要换到实权部门的。
皇帝满口答应,转头找了杨文静,杨文静对自己手底下的人都有数,自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攀附之人,便委婉拒绝了。
皇帝只能装作忘了自己答应过这事。
“陛下,臣困顿于此地十年之久。”
这是想升官的。
皇帝学乖了,没有立马答应下来,而是说了一通话敷衍过去,转头就忘了。
“陛下,臣年过不惑,却依旧无子。”
皇帝:……
想升官发财皇帝都忍了,但求子求到自己面前,皇帝烦了。
原本每日都在进行的联络朝臣感情活动,频次逐渐降低,不到三个月就已经彻底放弃。
至于为平民伸冤,倒真有百姓傻乎乎的找上门来,但却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偶有上了年纪的百姓前来,说话难免颠三倒四,当着众人的面,皇帝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耐着性子听完后,装出一副圣贤模样来,说几句场面话,再将人打发走。
皇帝何曾在意出身低微的百姓,这些在他眼中是贱民的存在,他们的所谓冤屈,皇帝自然毫不在乎,因而听完,便抛在脑后。
如此一来,百姓满心欢喜的等到的,并不是冤屈平反,而是更猛烈的打击报复,久而久之,便无人敢前来伸冤。
“近期都没有百姓前来伸冤,这是何故?”皇帝某一日忽然想起这事,询问左右。
皇帝性情如何,左右早就摸清楚了,因而他身边,也早就没了诤臣,只有一群媚上之徒。
“陛下,这是好事呀,无人伸冤,便能证明京城在您的治理下,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