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全是对姜寻浓浓的欣赏之色(2/3)
这行里有天赋的演员他见的多了,所以对于郭昊伦所说的“姜寻有天赋”这话,他没怎么放在心上。
现在的实力派演员,谁当初还没点儿天赋呢?
没天赋的也不可能靠演技出头。
只不过当时有天赋,后来又随着经验的累积将演技磨练的越发炉火纯青罢了。
只是没有想到,姜寻的天赋远超他的想象。
看姜寻的表演,甚至让他有种面对的是张水东和顾飞这样的影帝级的演员的感觉。
甚至,姜寻的发挥还更加的稳定。
当初试镜选定姜寻后,李铭观特意去看了姜寻之前演的几部剧。
尤其是《地狱人间》里反社会人格的shā • rén狂的表演,让他印象尤为深刻。
他不禁想,如果类似的角色换城市张水东或者顾飞,又或者是董沁容这样的影后级别的人来演,都未必能演出姜寻那样的效果。
他甚至都想不到董沁容来演变态杀手是个什么样子。
不知不觉,影帝影后们的角色其实也有了一些固定。
并不是什么角色都能演的好了。
“姜寻,你刚刚是怎么想着用手去抓墙壁的?”李铭观不禁问道。
“之前您说电影镜头的表现形式和电视剧不一样,因此在表演上也不一样,所以我特地去看了许多电影表演的表现手法。理论结合一些影片的镜头表现一起研究。”姜寻解释,“电影和电视剧在细节上的表现确实不一样。”
“但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不去做刻意的表演了。我只是把自己代入到罗念念的身份与情境中去,按照罗念念的心态去表现。至于镜头能不能捕捉到那些细节,我其实不太在意。我只要表现出来了就好。”
“我在研究电影的时候,其中一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是《罗切》那部电影,有一个镜头,警察在上门调查的时候,女主角开门回答警察的问话,镜头主要是给到女主角的身上的,但在镜头的一角,作为凶手的女主的弟弟并没有停止他的表演,而是作为凶手的状态关注着警察与女主的谈话。”
“其实如果不是仔细的盯着画面看,甚至是看过好几遍的观众,很难能注意到这个细节。但正是这类的细节才让电影显得更加完整,让电影世界显得更加真实。我还看到了许多类似的事情。有的是远处的演员,有的是镜头内这个演员一些特别细小的微动作。不论是镜头角落不起眼的演员还是微动作,都不见得能被镜头拍进去,但他们依旧如此做了。不是在镜头前表现,而是他们就在那个世界中如此的表现,恰巧被镜头捕捉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