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苏门答腊岛攻略(2/4)
南华境内的将近九百万国民,前来南华庆祝的一百多万海外人士,这天中午做到了千万人同一时间吃同一种食物。
这种仪式经过广播的渲染,也让所有人都有一种同甘共苦,众志成城的神圣感觉。
哪怕不是华人,那些少数民族在这一刻也没有任何的排斥感,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进了这个大家庭。
当天下午,潘志成作为政府总理,一共接受了三十四个西方国家大使的国书。这些国家都是第一时间就承认了南华,即使短期内不建立大使馆,但是也会在这里设立一家外交机构。
第二天上午,他又接见了十二个东方阵营的外交代表,同意了各国建立外交机构的申请。
南华也将河心洲一大片沼泽区域化为了使馆区,这里因为到处都是沼泽地,原本就没有什么区民,被两条河包夹在其中,农业开发的余地也不算大。
将这里作为使馆区虽然看来有些难为了其他国家,但是却受到了所有国家的一致欢迎。
因为这里是沼泽地,只有不多的几条道路通行,在这里设立大使馆,虽然会增加一部分建筑成本,但是有天然的地形隔绝,沼泽里满是毒蛇和鳄鱼。
只要简单地修建一个院子,每家大使馆都能变成一座座孤舟,安全性有了很大的保障。
周南没有参加一系列的国事活动,除了少数几场庆祝活动,他一直在会见各界的学者们,还有企业家们。
南华大学的建设还没有进入实质阶段,之所以时隔几个月还没有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不是因为资金问题,也不是因为建设难度,而是因为总设计师梁先生被借用到政府部门,进行南华的城市规划建设。
总设计师都被撬走了,大学的设计当然停滞下来了。不过梁先生一天当做两天用,每天都抽空进行一番设计,目前也快要完稿了。
林先生跟着周南从瑞士回来之后,也加入了设计的团队。但是让周南苦恼的是,她对大学的设计也没有什么兴趣而是迷上了城市设计。
大学的整体规划图已经接近完稿,林先生现在加入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如果她能完成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这种成就感远不是设计几套房子能比得上的。
原本周南还很担心自己留不住梁先生,林先生夫妇俩,因为等到内战结束之后,这个时候的人们的爱国激情是后世根本不能比的,想拦恐怕也拦不住。
不过这个问题被蔡老他们直接就解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